当前位置: 首页 > 山东高考 > 高考资讯  > 面向新高考,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发力

面向新高考,创新人才培养如何发力

高考网 2019-01-15
考生交流群 +加入
×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5
2024福建高职分类交流群5

◆学校应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让教师意识到新高考对自己的影响,在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上下功夫。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的全面发展一定是根据自己兴趣爱好的多样化选择,大中衔接为学生提供了高选择性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适合的路径去发展。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最难的在于从“应试教育”到“自主创新”思维的转变。

  日前,由北京市教委制定的《北京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发布,北京成为继浙江、上海后,第二批开展试点的地区。在不少人看来,北京方案是上海、浙江等省份综合改革试点的延续,承继了试点的思路,总结和汲取了试点的经验。比如,合理引导学生选择分科,避免考生策略性选科目;等级性考试每学年组织1次,安排在每年的6月,避免使学生提前面对高考压力;2020年起,市属高校探索开展综合素质评价招生等。

  自恢复高考以来,高考始终是社会关注度最高的考试,而“让学生考到适合自己的学校,让高校招到想招的学生”一直是高考改革的目标。

  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拉开了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序幕。“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新模式,意在推动教育从“选分”到“选人”“育人”的转变。

  新高考背景下,怎样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大中衔接、贯通培养的实施路径有哪些?综合素质评价逐渐推开,如何推动学生知识向能力转化?

走班制面临的短板该如何解决?   盘活存量、提升教师素养是关键

  新考高改革启动后,聚焦培养自主选择能力,以“3+3”为核心的新高考模式,要求学校课程设置和教学运作模式要适应学生个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要求,走班制成为必然选择。然而,新变化、新情况也对普通高中师资、管理等方面提出挑战。

  2017年山东加入新高考改革试点省份,但早在2004年山东新课改时,已在非高考科目进行了选课走班的探索。

  “与过去相比,范围扩大了,难度也增加了。”山东省实验中学教务处副主任于永水介绍,目前山东是“3+3”共20种组合,为了充分摸清学生的偏好,从2017年底至今共进行了3次模拟选择,结果很有参考性:东校区739个学生,20种选择都有,最多的组合是“物理+化学+地理”,有130人;而最少的是“政治+历史+地理”,只有11人。

  “过去硬性捆绑的文科反而选的人最少,而从选择最多的组合来看,现在的孩子明显倾向于理科。”于永水说,这也反映出新高考“以生为本”,对孩子个性、兴趣的尊重。

  浙江省2014年实施新高考后,“7选3”和英语每年两考,变一考定终身为多项选择。“过去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在给学生设置了更多路径,有了更多的机会。”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校长蔡小雄说,选课走班之后学生也“有几分欣喜”,同桌多了,交际范围广了,受约束少了,班级里没有了排名,压力小了……

  “从因材施教的角度来说,选课走班是趋势。”苏州第十中学副校长张金说,我们不能以同样的方式、进度要求所有的孩子,而是应该把具备相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集中在一起,从这个角度上说,不仅要分,而且要分层分类分项,真正实现“一生一课表”“一生一师”。

  目前,走班制一般分为大走班、中走班和小走班。“大走班是分层分类分项,语数外分层,‘7选3’分类,非高考科目分项。但在当前的师资配备、空间资源和课程设置下,大走班实施难度大,大多数学校是中走班,即语数外不走班,其他科目走班;而小走班则是指捆绑式教学。”蔡小雄说。

  在他看来,走班制对学校挑战最大的是师资数量和结构性短缺不足,教师潮汐现象突出。以浙江为例,每年4月“7选3”考完之后,7科教师就可以休息,而语数外教师的工作量陡然加大。再者学生选课偏好差距大,教师的忙闲程度差距大。

  “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而现实是学校先行,在过程中解决问题。”蔡小雄说,师资从哪里补充,教师培训如何开展,如何平衡教师工作量之间的差距、开展教师评价等,都需要学校自己摸索。

  作为国培计划专家,北京市特级教师陈维贤认为,相较于扩大增量,盘活现有教师资源更重要,而大多数学校做得并不好。

  “新高考的变化不仅是招录方式的变化,更是教育教学内涵的变化,但很多教师还是只关注知识没有关注能力,学校还是以迎接考试为主,没有看到新高考带来的课程、教学、学习方式的变革。”陈维贤认为,学校应将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作为教师培训的核心,让教师意识到新高考对自己的影响,在提高学生能力和素养上下功夫。

  “走班制最难实现的是让学生选老师。”蔡小雄说,一个年级总有老师极受学生欢迎,但也总有一两个老师不受学生待见,这场改革最难的就是没办法让学生选老师,如果实现了学生可选老师,教育将是另一片蓝天。

  事实上,选课走班不仅涉及了空间问题、师资问题,还关系学生怎么分类、选什么课的问题。兴趣与考试成绩,优势特长与大学需求,专业与职业之间并不完全对接。

  “学生选什么课直接关涉未来的职业生涯,而学生怎么选,则与我们的职业生涯教育密切相关。一是要指导学生选专业,二是告诉学生大学对专业的要求。”张金认为,只有学生“知道职业—体验职业—了解大学需求—结合自身优势”才是选课的基础,否则每一次转专业,甚至就业与专业无关,都是对大学培养的浪费。

  “现在的选课走班,学生从高一到高三很不稳定,特别容易改变主意,更换科目。”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科研室副主任曾德琨说,学生没有体会到学科魅力时,往往是按分数高低选,对学生长远发展不利,因而要把职业规划往前提。

  对此,复旦附中采取“家长引领+大学老师讲授专业基础课”的方式,把职业规划引进课堂。从高一开始,每学期会邀请几十位各行各业的家长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职业;此外,从2017年起,与复旦大学合开30门微课,邀请大学教授对核物理、生物医学等开展通识教育,让学生了解专业发展趋势。

  “从今年来看,效果不错。2017年学校300多名毕业生,有十分之一报考了复旦大学和上海交大的医学院。”在曾德琨看来,家长的亲身经历和医学院教授的讲座,点燃了学生学医、从医的热情。

  在浙江省衢州二中生涯指导中心主任周旭荣看来,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关涉学生选什么专业、去哪所高校,更关涉学生长远发展。

  “生涯规划要关注每一个学生,而不是一群学生。”周旭荣介绍,衢州二中将生涯规划做细,充分利用大数据,“点对点”地为学生提供指导。

  衢州二中通过收集发布“衢州二中毕业生录取去向”“衢州二中毕业生的高校毕业去向”等数据,让学生了解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收集、分析毕业生流入较多的50所高校,建立资料库;对每个年级进行“最关心的十个问题”和“家长最关心的十个问题”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需求;根据学生申请情况,2017年送出3批290多人到浙江大学实地考察,18人到武汉大学,12人到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等;面对农业类院校“乏人问津”的情况,邀请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举办专场推介,500多人次参与。

  “生涯规划是新高考改革后高中面临的新情况,面临着专职教师不足,课业负担重,课程开发、植入难等问题,目前高中主要是盘活现有资源,要进一步做到实处、看到效果,还在摸索中。”周旭荣说。

推动大中衔接、贯通培养有哪些实施路径?   从教到学到招考,实现大学与中学全方位、深层次融合   领域加强衔接,建立机制,搭建平台,促进大学和中学牵手。

  “在高考综合改革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衔接主要表现在教学和招考两个方面。”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说,在教学方面,大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在基础教育中逐渐体现;而在招考方面,招录方式改革,扩大高校和考生的双向选择权,也促进高校特色办学。

  具体来说,在教育教学方面,综合素质评价导向使得中学逐渐实现了素质教育的制度化;分层走班、“每人一张课表”使个性化学习成为普遍现象,促进了文理交叉;教学方式逐渐多样化,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成为趋势;生涯指导提前,个性化现象突出。

  而在招生考试方面,以选科要求和“院校专业组”设置为杠杆,驱动高校招生由“被动收档”走向“前置引导”;以合并一二本为抓手,激励高校招录由“三六九等”走向“特色为王”;以“综合评价、多元录取”试点为抓手,鼓励高水平大学围绕“两依据一参考”进行招录。

  “新高考改革后,大中衔接成为趋势,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融合是多维度、深层次的。”倪闽景说。

  “从高中的角度来说,大中衔接,也使我们要更加明确大学教育有什么特点和要求,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和素质。”尚可说,他仍记得2017年参加清华大学全国重点中学校长会时,清华大学副校长杨斌谈到,希望中学在关注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到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避免优秀学生进入大学后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当前,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大中衔接在生涯规划、专业教育、学科竞赛等领域开展得较为普遍,也越来越深入。然而,高考选拔性压力、缺乏制度设计等问题依然存在。

  “如今知名高校在浙江‘三位一体’招生的名额越来越多,对中学的导向十分明显,学生的学习压力减少,受惠面扩大。”尚可说,然而学生仍然面临着课业负担重、时间有限的难题,需要进一步松绑,尤其是对一部分拔尖创新人才,更需要体制机制上的突破。

  尽管对学生来说,把大学教授请进中学好处多多,但讲座蜻蜓点水、上课没有教材、学生听不懂等问题,也一度让曾德琨苦恼。

  “大学老师讲课没有教材、没有标准答案,教授专业性太强、学生知识储备不够,课堂呼应不上。”曾德琨说,后来学校通过将通识教育细化、打造微课等方式,与复旦大学建立了长效合作。

  “高校和中小学校之间的课程设计缺乏衔接机制较为普遍,只有通过流程再造,形成一体化设计的机制,才能有效破解这个难题。”倪闽景说。

  此外,方芳提醒到,还要看到当前大中衔接在发达地区做得好、大学与附属中学合作更顺畅、重点中学更受青睐等不均衡现象。

标签:

全部评论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 福建省2022年高中阶段学考温馨提示
    福建省2022年高中阶段学考温馨提示 2022年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与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考试(以下简称高中阶段学考)将于6月18日至21日举行。此次考试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组织实施的,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确保考试安全有序平稳实施,现提示如下: 1.所有考生须提前实名申领“福建健康码”,查询确认“福建健康码”为绿码、“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绿色状态。如有异常,应尽快核实并报告就读学校或考点所在地县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所有考生在参加考试时,须提供6月16日—17日(考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报告(电子版和纸质版均可)。 2022-06-04
  • 福建省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有关事项补充公告
    福建省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有关事项补充公告 福建省2022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11月5日-6日举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补充公告如下: 1.疫情防控实行属地管理,请考生密切关注考点所在地防疫相关要求,遵守当地疫情防控部门的有关规定,以免影响考试。特别提醒福州考区的考生请留意福州市教育局即将发送的短信通知。 2022-11-01
  •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公布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公布 为做好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人才选拔质量,省教育厅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考类别和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并组织编写《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现予以公布。 自2023年起,我省专升本考试按调整后的《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及考试科目表》执行,《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作为考试招生的命题依据。 2022-11-07
  •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生健康申明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 2022-11-10
进入招考公示首页
  •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专业介绍——智能科学与技术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专业介绍——智能科学与技术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电子技术、网络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为基础,以单元设计、系统集成及工程实践的技术为主要内容,培养具备良好科学素质、系统掌握智能科学与技术基本理论、知识、方法的人才,具备进行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组织的工程实施能力,能在企事业、科研、教育和行政等部门从事智能系统集成、智能信息处理、智能行为决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设计、工程应用、决策管理和教育教学等工作。 2023-10-16
  •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西南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1998年,学校在土木工程专业设置了工程造价与监理方向;2002年,工程管理专业开始招生;2011年成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试点专业;2014年,工程管理专业通过住建部专业评估(目前四川省仅有2所高校通过了住建部的工程管理专业评估);2016年开始招收本科留学生(专升本);2017年成立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人才培养班;2019年通过住建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复评),合格有效期为6年。 2022-11-02
  •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介绍 2023-01-13
  •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空中乘务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2022-08-29
进入专业介绍首页
  • 高考滑档了还能上民办二本吗?
    高考滑档了还能上民办二本吗? 志愿填报结果的依次公布,相信有许多同学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但是也有不少同学出现了滑档的情况。滑档指的是高考录取时,个人志愿填报所报名的学校的层次远远高于自己所取得的水平,也就是出现了分数不匹配的情况,所以考生没有被志愿内的任何一个学校录取。那么滑档后还能有机会上大学吗?滑档之后还能上民办二本吗?本文就分享一下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2023-09-15
  • 高考成绩不理想如何填报志愿?
    高考成绩不理想如何填报志愿?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考生就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重要阶段,也就是高考志愿的填报。而很多学生由于高考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因此在志愿填报时会比较苦恼,不知道该如何是好。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高考成绩不理想如何填报志愿? 2023-11-16
  • 考生高考落榜了该怎么办?
    考生高考落榜了该怎么办? 高考,是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在传统的思想里,人们总是认为高考至关重要,也决定着一个人将来的命运,因此每个人都会全力一搏。然而并非所有考生都能如愿考上自己满意的大学。那么如果考生高考落榜了该怎么办呢?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3-11-20
  • 福建高考未被录取应该怎么补救?
    福建高考未被录取应该怎么补救? 高考失误在所难免,当高考志愿没有被录取时,怎么补救呢,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心态平和,然后关注征集志愿信息,填报本批次的征集志愿,当然还可以填报下一批次的志愿,但是如果这些批次都没有被录取那要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福建高考未被录取应该怎么补救? 2023-12-11
进入招生章程首页
进入高考真题首页
  •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本科批按照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招生的专业,原则上不降分录取。其中,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航海类、公安类、司法类院校(专业),征求志愿录取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可在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 2020-07-24
  • 厦门医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厦门医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录取原则】1、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开选拔、公正透明、择优录取”的原则。2、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和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制定关于2019年普通高考招生录 2019-06-05
  • 福建商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福建商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对普通文理专业的录取规则】(一)对文理科类实行按专业志愿出档方式出档的省份,按照“分数优先”的原则录取,即按文化总分排序,从高到低录取。(二)对文理科类实行按院校志愿出档方式出档的省份,第一专 2019-06-05
  •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在各地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实行梯度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120%以 2019-06-05
进入高考政策首页
进入录取查询首页
进入就业情况首页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