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北大在全国的招生政策基本坚持稳定,此外。学校将继续执行“国家专项计划”和“筑梦计划”给予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相应的政策倾斜。同时,将继续在浙江“三位一体”招生,上海也将加大综合评价招生力度。记者 赵秀红 焦以璇)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贸大学、北京语言大学等多所高校在这个周末密集举行校园开放日活动。北京的骄阳似火,高考在即。却并不减弱众多考生和家长的咨询热情,为2017年高考志愿填报提前“求医问药”局面十分火爆。本报记者从这些高校获悉,2017年,局部学校专业有所调整。
局部高校实行大类招生
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实行大类招生。清华大学今年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如今。将纳入本科招生的49个专业整合为建筑类、土木类、环境、化工与新资料类等十六大类。学生填报志愿时需要依照专业类填报,大一年级,所有学生将接受大类统一的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导引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等,大一结束前完成专业确认,并在大二进入相关院系开始专业学习。
学生入学后先进行学科大类基础课学习,北京大学从2002年开始实行大类招生。一年或者两年后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细分专业学习。据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高松介绍,北大本科教育正在逐步打破以院系为基础的教育模式,给予学生更多选择,未来北大将构建更加开放的基于专业教育基础的通识教育体系。
今年该校将继续实行宽口径招生,据中国人民大学招办负责人介绍。招生专业基本以学院为单位进行设置,覆盖人文、社科和理工各领域。宽口径招生更加适合厚基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对考生而言,则降低了专业志愿填报难度,且有利于考生在充沛了解相关学科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并感兴趣的专业方向。
包括地理科学类、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类和人力资源管理。北师大招办主任虞立红介绍,北师大在今年全部招生专业中有4个是宽口径招生专业。这4个宽口径专业前期打通培养,之后可在招生专业所涵盖的专业和专业方向内选择专业和专业方向。此外,所有学生入校后,还有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可以跨文理大类转专业,不设门槛,充分满足学生的专业意愿。
不少家长在咨询后表示认可。一位人大附中学生的家长表示,针对高校今年实施的大类改革。大类招生既符合国际通行做法,也给一些专业意向不清晰的学生一个缓冲机会,对考生和家长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瞄准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
越来越凸显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商务知识、精通所在国语言、熟知所在国文化等高层次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匮乏。今年,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建议的推进和落实。各高校在招生中积极响应了国家战略。
今年清华新增两个本科培养项目,为了服务“一带一路”建议。一个是人文社会类社会科学学院新增的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专业方向,另一个是世界文学与文化实验班(世文班”这是首个纳入“清华学堂人才培养计划”文科学堂计划。
国际事务与全球治理本科项目是清华今年非常重要的战略性举措,清华大学招生办主任刘震介绍。既服务于国家战略,也是对全球化时代的回应,这是清华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中国人民大学新增“世界史”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及“劳动经济学”3个本科专业。比方,为满足国家对跨文化交流、数据科学等方面人才的迫切需求。世界史专业力图关注古今世界格局的演变和发展趋势,以满足国家社会发展之需求。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统计分析、计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又熟悉应用领域的全面型数据科学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国家对数据科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劳动经济学专业旨在培养既有良好的通识教育,又有顶级的经济学基础训练和前沿劳动经济学熏陶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有效衔接“新高考”改革
清华、北大在去年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试点的基础之上,今年是浙江和上海探路“新高考”改革的第一年。作为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进一步对招生政策进行了完善。
分为物理基础组、通用基础组、化学基础组和临床医学组。据刘震介绍,清华大学今年在上海首次实施“领军计划”依照专业组的方式进行招生。领军计划”招生对象为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一贯优秀并具有创新潜质的普通高中毕业生,申请者的综合学业效果应在全年级前列。领军计划”选拔顺序与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基本一致,包括初评、初试、复试、入围及确认。入围“领军计划”资格的学生必需参与2017年上海市高考,并且达到上海市自主招生控制分数线,参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效果应达到合格水平。
今年清华大学在浙江“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中不设学考和竞赛门槛要求,为减轻学生负担。给更多学生参与综合评价招生的机会。同时,为了实现科学选材,保证教育公平,还特别增加了口试环节,扩大了选拔范围。此外,为了充分保证学生的自主选择权,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志趣和选考科目,今年清华在浙江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还给出了6种不同考试科目组合,采用专业组的方式进行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