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报考技巧 > 填报志愿选学校 别被热门就业牵着鼻子走

填报志愿选学校 别被热门就业牵着鼻子走

钱江晚报 2019-06-28
考生交流群 +加入
×
福建高考交流群
福建高职分类交流群

昨天开始,2019年浙江省高考首轮志愿填报启动。每年到这个时候,考生和家长们都很纠结。

无论怎么选,教育界业内人士都建议学生在填报时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为前提。不过,毕竟是人生第一次面对这么多的选择,万一没有选对专业,也不用太担心,很多高校都允许转专业。那该怎么转?钱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曾经转过专业的学姐学长,这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

千万不要一时兴起 转专业后的课业压力很大

刘俏言是浙江大学(分数线,专业设置)2016级学生,昨天凌晨,回顾三年大学生活,她在朋友圈发了一行字:谁知兜兜转转,通过转专业,最后又回到了热爱的专业。当年高考后,她被浙大社会科学大类录取,大一上半学期,她读了旅游管理专业。在大一下学期,她提出了转专业申请,转到了新闻学专业。

“我对新闻一直很感兴趣,但当时浙大在吉林省没有新闻类专业招生计划,最后我只能填了社科大类,打算先进浙大再说。读了快一年,我发现自己还是更喜欢新闻,就毅然递交了申请。”刘俏言告诉记者,考生填报志愿,很容易被“热门”、“就业”这些因素牵着鼻子走,往往忘记或者放弃了自己的爱好,很可惜。

宁波大学2015级的蔡玉莹是准毕业生,当年她通过“三位一体”进了宁大,最初选的是水产养殖专业,归在海洋大类。“当时高考后,我比较迷茫,不知道自己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听说宁大这个专业在全国很有名,我又是舟山人,所以就很自然地选了这个专业”。

大一上学期的某一天,蔡玉莹走错了教室,旁听了一节经济学的课,被深深吸引,“我那时候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是经济学。”学期结束后,她马上向学校提交了转专业申请。

“转专业,很多时候也是无奈之举,转好或者转差都有可能。高考志愿如果能填对,是最好的,不过这个有运气的成分。”浙江大学2016级学生宋鹏宇,大一就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上学期转到了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但他依然对第二个专业不太满意,“我当时很想读信息方面的专业,记得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里有一句话——‘电子信息专业,更注重电子’,没注意到话外音——‘偏向电子,信息很少’。”

宋鹏宇告诉记者,他们专业有个同学,大一从数学系转到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纯粹是因为他父母觉得数学系纯理论以后不好就业,但后来,这位同学很后悔,因为他读了之后发现自己根本不喜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致成绩一般。

记者采访发现,有些同学转专业是“一时兴起、不计后果、任性妄为”。浙大一位女同学之前是读艺术类专业,读到大三,她觉得画画没出路,突然想转换跑道,瞄准了计算机专业,转过去后要补的专业课量实在太多,最后只能延长毕业了。

“转了专业,课业压力会很大,我是大一下学期转到经济学专业的,就得先恶补大一上学期的经济学专业课。我有位同学,大二上学期才转过来,只能更疯狂地补专业课。”蔡玉莹特别提醒学弟妹们,转专业之前,需要衡量自己的适应能力、学科基础等,还有弄清楚转的专业到底要学点啥,不能糊里糊涂就转了专业。

转专业人数逐年上升 高校大多放松门槛

“你们专业怎么样?”这是拿到教务处给出转专业最终统计表时,中国计量大学二级学院院长们相互问的最多的问题。该校从2012年起公布的最终统计数据中新增的“意愿流失率”,是各学院最关心的指标数据。

意愿流失率是指专业总申请转出人数与目前专业总人数的比率,代表了专业流动的趋势,被老师们戏称为学生的“跳槽欲望指标”,而部分专业高达25%的“跳槽欲望指标”让专业负责人和领导心惊。

根据中国计量大学最新的统计数据,今年申请转出369人,占全校总学生人数的4.97%,去年同期申请转出262人,占3.49%,意愿流失率上升了1.48%。

转专业人数逐年上升,记者在省内各大高校采访中,都感受到了这个趋势。

浙江大学2016级新闻学专业大约50人,这三年陆续转入约20人,转出约6人。

浙大城市学院今年仅大一学生转专业人数就超过了200名,其中大一上半年已转了32个学生,大一下半年申请要转的有173个。该校每年提供约500余个转专业名额,学生在入学第一学年(第二学期)即可提出转专业申请,之后每学期都有申请机会。

浙江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该校转入率最高的专业之一,这两年每年能转进30人左右。问及原因,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叶晗教授告诉记者:“汉语言文学,大家习惯叫中文系,是个长线专业,永远有这方面的需求。同时得益于这两年国家支持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背景,文化产业是我省八大万亿产业之一,文化创意行业、旅游文化行业等都在蓬勃发展,博物馆、展览馆、文化礼堂等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对外的中华文化拓展也在受到各国欢迎,读汉语言文学、学文化,学生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前途。”

支撑学生顺利“跳槽”的,是各高校越来越宽松的转专业政策。

记者采访发现,省内很多高校一般在大一升大二前,都会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在实际操作上,大部分高校转专业奉行“转出无门槛,转入有要求”,即转出时学院不限制,由转入专业所在学院进行考核,合格者即可转专业。同时,在校生还可通过双学位专业和辅修专业进行跨学科选课。

近年来,为了给学生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省内多所高校都降低了转专业的“门槛”,甚至将时间放宽到大二、大三,对于学期中的转专业申请不设门槛。

“我校一、二、三年级全日制本科学生,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学生在前三个学年学习中,每学期均可在全校范围内提出转专业。”浙江科技学院2017级学生杨丹曾从服装设计与工程(工科)转到汉语言专业,“当时我去咨询教务处,老师说除了教育部规定的艺术类非艺术类专业之间不能互转外,其他都能转,而且不像以前规定专业前多少名才可以转,我们学校是‘零门槛’。”

其他多所高校老师也透露,现在的总体原则,是尽可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新生要主动出击,多听、多看、多了解

钱报记者采访时,学校老师以及有过转专业经验的学长姐们都再三提醒,要想好了再行动,毕竟空想和实际是两码事。他们建议新生一定要主动出击,多听、多看、多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直接去找相关专业的学长学姐打听,还可以去旁听几节核心课程。

有些雷区,新生们先了解下,尽量避开。一是网络上的专业排行榜、就业薪资排行榜,其实参考意义不大,因为这个一般都是全国统计数据,与单个学校的具体专业的关联度不大;二是有些专业名称挺“唬人”的;三是主干课程只能做为参考,文科类的课程名一边比较好理解,理工科类的课程名有些根本看不懂,并不能帮助你了解所选的专业。

能不能读到好专业,其实在于你自己怎么看。记者采访中就遇到了一位浙江工商大学的男生,目前在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读大三,他选择工商大的时候,完全是因为这个专业录取分数相对不高,想着先进学校之后再转,但读了一年,他发现这个专业其实非常牛,师资综合实力强,有博士点,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也成绩优异,“这几年,都有从热门专业转到我们专业的同学,他们的高考分数一般都比我们高,我现在发现我当时的志愿填对了,有赚到的感觉。”(记者 陈素萍)

标签:
  • 福建省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公布预告
    福建省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成绩公布预告 受疫情影响,2022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理论考试及下半年实践考核成绩预计于12月10日左右公布,具体查询时间请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官网。 成绩公布后,我院将安排2022年下半年自学考试毕业申请工作,请广大考生做好相应准备。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 2022年11月14日 2022-11-14
  •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2-11-10
  •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生须知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考生须知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将于2022年11月21日-11月28日在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举行。为确保考生顺利参加考试,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考试防疫要求将按疫情变化适时调整,请密切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和福建师范大学考点的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发布的考试防疫要求,遵守考试防疫规定。同时,请考生积极配合学校或当地教育招生考试机构做好考前健康情况摸排工作,如实填报目前居住地、身体健康情况等信息。 2022-11-10
  • 关于部分考生申请202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退费的通告
    关于部分考生申请202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退费的通告 2022年下半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已于10月22日—25日举行。鉴于当时有部分考生受疫情影响或因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无法参加考试,经研究,决定启动部分考生考试退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申请退费对象 (一)因受疫情影响,本次自考所报课程未如期参加考试的考生。 (二)因参加疫情防控工作无法参加考试的一线人员。 2022-11-08
进入招考公示首页
进入专业介绍首页
  • 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要怎么办呢?
    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要怎么办呢? 有很多同学因为在高中的时候贪玩所以没有考上大学,看到其他同学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羡慕。开始为之前几年的行为感到后悔,那没有考上大学还有其他出路吗。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中生没有考上大学要怎么办呢? 2023-10-19
  • 高考只有200多分还有没有必要上大学?
    高考只有200多分还有没有必要上大学? 当高考结束,成绩揭晓,200分的数字可能让一些考生感到失望,但这并不意味着教育之路就此终止。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考生和家长们可能会问:仅仅200分,还有必要继续追求高等教育吗?答案是肯定的。高等教育不仅是知识的殿堂,更是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的基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即便高考成绩只有200分,为何依然值得选择继续读大学,以及如何在这个分数段内做出最佳的教育选择。 2024-10-23
  • 高考生没考好落榜了没学校录取怎么办?
    高考生没考好落榜了没学校录取怎么办? 面对这类情况,绝大部分人的选择是复读,再来一年,以争取继续深造的机会,又或者直接就业,在工作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其实出路还是很多的所以不用太过担心,今天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高考生没考好落榜了没学校录取怎么办? 2024-11-12
  • 人工智能大学排名情况?
    人工智能大学排名情况? 人工智能专业比较好的学校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人工智能大学排名情况? 2023-10-23
进入招生章程首页
  • 2024福建高考英语真题(新高考I卷)
    2024福建高考英语真题(新高考I卷) 2024年福建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福建高考英语采用的是全国新高考I卷。福建高考平台将在考后第一时间公布考试真题与答案,请持续关注!最后福建高考平台在此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2024-06-08
  • 2024福建高考生物真题
    2024福建高考生物真题 2024年福建高考生物已于6月8日结束,福建高考生物采用的是福建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4-06-14
  • 2024福建高考化学真题
    2024福建高考化学真题 2024年福建高考化学已经顺利结束,福建高考化学采用的是福建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4-06-14
  • 2024福建高考政治真题
    2024福建高考政治真题 2024年福建高考政治已经顺利结束,福建高考政治采用的是福建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4-06-14
进入高考真题首页
  •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本科批按照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招生的专业,原则上不降分录取。其中,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航海类、公安类、司法类院校(专业),征求志愿录取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可在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 2020-07-24
  • 2020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
    2020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实施办法 各市、县(区)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平潭综合实验区社会事业局,各普通高等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教学〔2019〕4号)和《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做好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特殊类型 2020-07-23
  • 福建省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公布 3+1+2模式!
    福建省新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公布 3+1+2模式!   福建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和《 2019-06-06
  •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在各地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实行梯度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120%以 2019-06-05
进入高考政策首页
进入录取查询首页
进入就业情况首页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