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志愿填报 > 志愿填报  > 2009中国华东地区大学前40名

2009中国华东地区大学前40名

华禹教育网 2009-03-31
考生交流群 +加入
×
2024福建高考交流群5
2024福建高职分类交流群5
2009中国华东地区大学前40名
http://www.huaue.com  2009年2月17日  来源:华禹教育网

高招专题:艺术类高考 美术高考 小语种 艺术特长生 自主招生 高水平运动员 体育类招生

  为了方便考生按地区报考大学,《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自1997年开始,按省市自治区标注出大学分省排名,发表在历年的《中国大学评价》论文上。自2003年开始,发表在每年由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上。

  《中国大学评价》是全世界第一个以量化的方式正确解决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的大学排名,是国内第一个实现了大学分学科、分专业排名的大学评价
1997年,《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以“不同类型大学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科学假设为基础,有效地解决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可比性问题,实现了不同类型大学的直接比较。2002年,《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在国内首次完成了中国大学各二级学科、各本科专业的排名。

  作为全世界第一个以量化的方式正确解决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相互关系的大学排名,作为国内第一个实现了大学分学科、分专业排名的大学评价,武书连所在的《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发表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一直有着最广泛的影响力。

  《中国大学评价》全部使用公开数据、永远保持中立,其信度是由同行可重复、可检验保证的《中国大学评价》的大学排行榜,全部使用公开数据,其指导思想、指标体系、指标权重、评价公式、数据来源早已在学术论文中全部公开。基于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不能有利益关系和利害冲突的基本规则,十多年来,《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严守中立,不在任何大学兼职、不与任何大学有任何项目合作、不接受任何在大学工作的人参加课题组。课题组对各大学永远保持中立的立场,《中国大学评价》的信度是由同行可重复、可检验保证的。

  以浙江大学等校为代表的江南名校,在学术领域,已经对清华北大形成挑战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9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一书,共收入华东地区普通本科高校171所,其中37所进入中国大学前100名。1997年以来,在《中国大学评价》中,华东地区有6所高校曾进入中国大学前10名。最好名次是:南京大学第2名(1998、1999),浙江大学第2名(2001),复旦大学第4名(2002-2005)上海交通大学第4名(2006-2009)东南大学第6名(199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7名(2008、2009)。华东地区是我国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以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代表的江南名校,在学术领域,已经对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这两所国家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的大学形成挑战。相信这一挑战形成的胶着状态会持续很久很久。

  现将连续7年的《挑大学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我国华东地区大学排名的变化情况整理汇总,供考生参考。不过请注意,各大行政区大学排名是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的结果,只有一两个专业或很少专业的单科性大学一般难以排在前面,但是这类学校的优势专业常常排在前面。因此,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参考《挑大学 选专业-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的专业排名,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

2003~2009华东地区大学前50名
 

2009

排名

 

学术类型

分省 排名

全国百强排名

1

浙江大学

研究1

1

3

2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1

1

4

3

南京大学

研究1

1

5

4

复旦大学

研究1

2

6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1

1

7

6

山东大学

研究2

1

16

7

东南大学

研究2

2

20

8

厦门大学

研究2

1

23

9

同济大学

研究2

3

25

10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2

4

30

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2

3

36

12

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2

5

37

13

苏州大学

研教1

4

38

14

南京农业大学

研究2

5

39

15

上海大学

研教1

6

41

16

南京理工大学

研教1

6

49

17

中国矿业大学

研教1

7

52

18

南京师范大学

研教2

8

53

19

扬州大学

研教1

9

54

20

中国海洋大学

研教1

2

57

21

南昌大学

研教2

1

63

22

河海大学

研教2

10

65

23

江南大学

研教1

11

68

24

东华大学

研教1

7

69

25

南京工业大学

研教1

12

70

26

福州大学

研教1

2

71

27

浙江工业大学

研教1

2

75

28

江苏大学

研教2

13

78

29

山东农业大学

研教1

3

79

30

合肥工业大学

研教2

2

80

3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研教1

4

83

32

上海财经大学

研教2

8

90

33

中国药科大学

研教1

14

92

34

山东师范大学

研教2

5

93

35

上海师范大学

研教2

9

96

36

安徽大学

研教2

3

97

37

福建师范大学

研教2

3

98

38

青岛大学

教研1

6

 

39

宁波大学

研教1

3

 

40

福建农林大学

研教2

4

 

41

安徽师范大学

研教1

4

 

42

浙江师范大学

研教1

4

 

43

山东科技大学

教研1

7

 

44

曲阜师范大学

教研1

8

 

45

南京医科大学

研教1

15

 

46

青岛科技大学

教研1

9

 

47

山东理工大学

教学1

10

 

48

聊城大学

教研1

11

 

49

南京林业大学

研教2

16

 

50

浙江工商大学

教研1

5

 

 

 

 

 

 

 

2008

排名

 

学术类型

分省 排名

全国百强排名

1

浙江大学

研究1

1

3

2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1

1

4

3

南京大学

研究1

1

5

4

复旦大学

研究1

2

6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1

1

7

6

山东大学

研究2

1

15

7

东南大学

研究2

2

20

8

厦门大学

研究2

1

21

9

同济大学

研究2

3

26

10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2

4

29

1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究2

3

36

12

苏州大学

研教1

4

37

13

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2

5

38

14

南京农业大学

研教1

5

40

15

中国石油大学

研教2

2

41

16

上海大学

研教2

6

43

17

中国矿业大学

研教2

6

45

18

南京理工大学

研教2

7

51

19

南京师范大学

研教1

8

52

20

中国海洋大学

研教2

3

56

21

扬州大学

研教1

9

57

22

南昌大学

研教2

1

65

23

河海大学

研教2

10

66

24

南京工业大学

研教1

11

70

25

福州大学

研教1

2

72

26

江南大学

研教1

12

73

27

东华大学

研教2

7

75

28

合肥工业大学

研教2

2

78

29

江苏大学

研教2

13

79

30

浙江工业大学

研教1

2

80

31

山东农业大学

研教1

4

81

32

上海财经大学

研教2

8

90

33

山东师范大学

研教2

5

91

34

福建农林大学

研教1

3

95

35

中国药科大学

研教1

14

97

36

上海师范大学

研教2

9

98

37

安徽大学

研教2

3

99

38

福建师范大学

研教2

4

100

39

青岛大学

教研1

6

 

40

宁波大学

研教2

3

 

41

安徽师范大学

研教2

4

 

42

浙江师范大学

研教2

4

 

43

山东科技大学

教研型

7

 

44

曲阜师范大学

教研1

8

 

45

聊城大学

教研型

9

 

46

徐州师范大学

教研1

15

 

47

山东理工大学

教研型

10

 

48

青岛科技大学

教研型

11

 

49

华侨大学

教研1

5

 

50

浙江工商大学

教研1

5

 

 

 

 

 

 

 

2007

排名

 

学术类型

分省 排名

全国百强排名

1

浙江大学

研究1

1

3

2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1

1

4

3

南京大学

研究1

1

5

4

复旦大学

研究1

2

6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1

1

11

6

山东大学

研究2

1

15

7

厦门大学

研究2

1

21

8

东南大学

研究2

2

23

9

同济大学

研究2

3

24

10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2

4

30

11

苏州大学

研教型

3

35

12

中国石油大学

研教型

2

37

13

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2

5

38

1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教型

4

39

15

中国矿业大学

研教型

5

41

16

南京农业大学

研教型

6

42

17

南京理工大学

研教型

7

48

18

上海大学

研教型

6

50

19

南京师范大学

研教型

8

52

20

扬州大学

研教型

9

57

21

中国海洋大学

研教型

3

58

22

河海大学

研教型

10

64

23

南昌大学

研教型

1

66

24

南京工业大学

研教型

11

70

25

福州大学

研教型

2

72

26

山东农业大学

研教型

4

73

27

江苏大学

研教型

12

81

28

东华大学

研教型

7

82

29

福建农林大学

研教型

3

84

30

江南大学

研教型

13

85

31

合肥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87

32

浙江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88

33

上海财经大学

研教型

8

90

34

山东师范大学

研教型

5

95

35

青岛大学

教研型

6

96

36

中国药科大学

研教型

14

 

37

上海师范大学

研教型

9

 

38

福建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39

安徽大学

研教型

3

 

40

宁波大学

研教型

3

 

41

安徽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2

山东科技大学

教研型

7

 

43

浙江师范大学

研教型

4

 

44

曲阜师范大学

教研型

8

 

45

南京林业大学

研教型

15

 

46

南京医科大学

研教型

16

 

47

江西师范大学

教研型

2

 

48

浙江工商大学

教研型

5

 

49

南通大学

教学型

17

 

50

山东理工大学

教学型

9

 

 

 

 

 

 

 

2006

排名

 

学术类型

分省 排名

全国百强排名

1

浙江大学

研究1

1

3

2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1

1

4

3

复旦大学

研究1

2

5

4

南京大学

研究1

1

6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1

1

13

6

山东大学

研究1

1

15

7

厦门大学

研究2

1

21

8

东南大学

研究2

2

22

9

同济大学

研究2

3

26

10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2

4

32

11

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1

5

36

12

中国石油大学

研教型

2

37

13

苏州大学

研教型

3

38

14

中国矿业大学

研教型

4

41

1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教型

5

44

16

南京农业大学

研教型

6

45

17

南京理工大学

研教型

7

50

18

南京师范大学

研教型

8

53

19

上海大学

研教型

6

54

20

中国海洋大学

研教型

3

59

21

扬州大学

研教型

9

60

22

南昌大学

教研型

1

68

23

河海大学

研教型

10

69

24

福建农林大学

研教型

2

73

25

南京工业大学

研教型

11

75

26

山东农业大学

研教型

4

76

27

东华大学

研教型

7

77

28

福州大学

研教型

3

79

29

江苏大学

研教型

12

83

30

上海财经大学

研教型

8

84

31

合肥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86

32

浙江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91

33

青岛大学

教研型

5

92

34

江南大学

研教型

13

94

35

中国药科大学

研教型

14

96

36

山东师范大学

研教型

6

97

37

福建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38

安徽大学

研教型

3

 

39

上海师范大学

研教型

9

 

40

安徽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1

宁波大学

研教型

3

 

42

山东科技大学

教研型

7

 

43

曲阜师范大学

教研型

8

 

44

南京医科大学

研教型

15

 

45

南京林业大学

研教型

16

 

46

浙江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7

江西师范大学

教研型

2

 

48

南通大学

教研型

17

 

49

山东理工大学

教学型

9

 

50

安徽农业大学

教研型

5

 

 

 

 

 

 

 

2005

排名

 

学术类型

分省 排名

全国百强排名

1

浙江大学

研究1

1

3

2

复旦大学

研究1

1

4

3

南京大学

研究1

1

5

4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1

2

7

5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1

1

11

6

山东大学

研究1

1

15

7

东南大学

研究2

2

21

8

厦门大学

研究1

1

22

9

同济大学

研究2

3

24

10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2

4

33

1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研究1

5

34

12

中国矿业大学

研教型

3

35

13

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2

6

36

14

苏州大学

研教型

4

39

15

石油大学

研教型

2

40

1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教型

5

45

17

南京理工大学

研教型

6

46

18

南京农业大学

研教型

7

49

19

南京师范大学

研教型

8

51

20

上海大学

研教型

7

52

21

扬州大学

研教型

9

57

22

中国海洋大学

研教型

3

60

23

南京工业大学

研教型

10

67

24

福建农林大学

研教型

2

70

25

河海大学

研教型

11

71

26

山东农业大学

研教型

4

76

27

江苏大学

研教型

12

77

28

青岛大学

研教型

5

82

29

福州大学

研教型

3

83

30

东华大学

研教型

8

84

31

上海财经大学

研教型

9

85

32

合肥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87

33

南昌大学

教研型

1

88

34

浙江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91

35

山东师范大学

研教型

6

94

36

上海师范大学

研教型

10

97

37

安徽大学

研教型

3

98

38

江南大学

研教型

13

 

39

福建师范大学

研教型

4

 

40

中国药科大学

研教型

14

 

41

山东科技大学

教研型

7

 

42

宁波大学

研教型

3

 

43

南京林业大学

研教型

15

 

44

南京医科大学

研教型

16

 

45

曲阜师范大学

教研型

8

 

46

安徽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7

浙江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8

南通大学

教研型

17

 

49

江西师范大学

教研型

2

 

50

济南大学

教研型

9

 

 

 

 

 

 

 

2004

排名

 

学术类型

分省 排名

全国百强排名

1

浙江大学

研究型

1

3

2

复旦大学

研究型

1

4

3

南京大学

研究型

1

6

4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型

2

9

5

山东大学

研究型

1

14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型

1

15

7

东南大学

研究型

2

20

8

同济大学

研究型

3

21

9

厦门大学

研究型

1

25

1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研究型

4

32

11

中国矿业大学

研教型

3

33

12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型

5

34

13

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型

6

35

14

苏州大学

研教型

4

39

15

石油大学

研教型

2

41

16

上海大学

研教型

7

45

17

南京理工大学

研教型

5

46

1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教型

6

47

19

南京师范大学

研教型

7

48

20

南京农业大学

研教型

8

50

21

扬州大学

研教型

9

54

22

南京工业大学

研教型

10

63

23

中国海洋大学

研教型

3

65

24

河海大学

研教型

11

70

25

江苏大学

研教型

12

71

26

南昌大学

教研型

1

73

27

上海财经大学

研教型

8

76

28

福州大学

研教型

2

77

29

青岛大学

研教型

4

78

30

山东农业大学

研教型

5

80

31

福建农林大学

研教型

3

82

32

合肥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85

33

东华大学

研教型

9

86

34

浙江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92

35

上海师范大学

教研型

10

96

36

山东师范大学

研教型

6

97

37

安徽大学

研教型

3

98

38

福建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39

江南大学

教研型

13

 

40

宁波大学

教研型

3

 

41

南京林业大学

研教型

14

 

42

曲阜师范大学

教研型

7

 

43

山东科技大学

教研型

8

 

44

中国药科大学

研教型

15

 

45

南京医科大学

研教型

16

 

46

浙江师范大学

教学型

4

 

47

江西师范大学

教研型

2

 

48

安徽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9

上海理工大学

教研型

11

 

50

安徽农业大学

教研型

5

 

 

 

 

 

 

 

2003

排名

 

学术类型

分省 排名

全国百强排名

1

浙江大学

研究型

1

3

2

复旦大学

研究型

1

4

3

南京大学

研究型

1

6

4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型

2

9

5

山东大学

研究型

1

14

6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究型

1

15

7

东南大学

研究型

2

21

8

同济大学

研究型

3

23

9

厦门大学

研究型

1

24

10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研究型

4

28

11

中国矿业大学

研究型

3

31

12

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型

5

34

13

华东师范大学

研究型

6

36

14

苏州大学

研教型

4

37

15

石油大学

研教型

2

39

16

上海大学

研教型

7

43

17

南京理工大学

研教型

5

46

18

南京师范大学

研教型

6

47

19

南京农业大学

研教型

7

50

20

扬州大学

研教型

8

51

21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研教型

9

52

22

青岛海洋大学

研教型

3

64

23

福建农林大学

研教型

2

68

24

福州大学

研教型

3

69

25

南昌大学

研教型

1

71

26

南京工业大学

研教型

10

72

27

江苏大学

研教型

11

73

28

东华大学

研教型

8

75

29

青岛大学

研教型

4

76

30

合肥工业大学

研教型

2

79

31

河海大学

研教型

12

81

32

上海财经大学

研教型

9

85

33

山东农业大学

研教型

5

87

34

福建师范大学

研教型

4

92

35

安徽大学

研教型

3

95

36

上海师范大学

教研型

10

98

37

山东师范大学

研教型

6

99

38

浙江工业大学

教研型

2

100

39

南京医科大学

研教型

13

 

40

曲阜师范大学

教研型

7

 

41

宁波大学

教研型

3

 

42

山东科技大学

研教型

8

 

43

中国药科大学

研教型

14

 

44

南京林业大学

研教型

15

 

45

江南大学

教研型

16

 

46

江西师范大学

教研型

2

 

47

浙江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8

安徽师范大学

教研型

4

 

49

安徽农业大学

教研型

5

 

50

徐州师范大学

教研型

17

 


《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联系电话:0755-83460023  0755—25964446
电子信箱:wushulian@vip.sina.com

资料来源: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9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8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7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6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5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4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武书连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挑大学 选专业-200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高考频道 报考志愿 招生资讯 备战高考

  点击查看高校黄页高考资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标签:

全部评论

本文转载至互联网,不代表福建高考网立场,如有侵权,请联系官方删除

注:通过加密传输不会对外展示联系方式

  • 2022年下半年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疫情防控考生须知
    2022年下半年福建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疫情防控考生须知 2022年下半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将于10月22日至25日举行,为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将本次考试疫情防控要求通知如下,请广大考生知悉并遵照执行。 一、鉴于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的不确定性,考试防疫要求将按疫情变化适时调整,请考生密切关注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微信公众号及考点所在地考试机构网站、公众号发布的考试防疫要求,遵守考试防疫规定。考点所在地疫情防控部门另有规定时,防疫工作按当地规定执行。 2022-10-12
  • 福州考区2022年成人高考有关事项公告(一)
    福州考区2022年成人高考有关事项公告(一) 福州考区全体考生: 2022年成人高考将于11月5-6日举行。鉴于福州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现就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请考生密切关注福州市防疫相关要求,如出现健康码异常,要主动、积极按照健康码转码规则尽快转码,每日尽早做核酸检测,外出期间做好个人防护,非必要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5日和6日上午考试入场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电子或纸质均可)。 2022-11-02
  •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政策解读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政策解读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为了让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理解我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调整内容,具体解读如下。 一、本次专升本招生考试调整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我省现行的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方案实施多年,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招考专业类别与现行本科、专科专业类别不相符,部分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难以满足当前本科院校对高职毕业生的培养要求,也不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 2022-11-07
  •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3年福建省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专业省级统一考试地图标识 2022-11-10
进入招考公示首页
进入专业介绍首页
  • 福建高考历史组510多分可以读二本院校吗?
    福建高考历史组510多分可以读二本院校吗? 福建高考历史组510多分可以读二本院校吗?可以高考500分属于中等偏下水平,应该说二本院校没有问题,只是上不了好一些的二本院校。福建高考510多分可以读二本院校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2022-11-28
  • 福建高考物理组多少分才可以读一本大学?
    福建高考物理组多少分才可以读一本大学? 福建高考物理组多少分才可以读一本大学? 2022-11-28
  • 高考文科300分可以什么上什么样的大专?
    高考文科300分可以什么上什么样的大专?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大学里学习知识。在高考的毕业季,选择学校是每个学生和家长最头疼的事情。福建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城市,有无数的学校可供选择。那么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高考文科300分可以什么上什么样的大专? 2023-12-21
  • 福建所有师范学校排名什么样?
    福建所有师范学校排名什么样? 截至目前,福建省共有88所大学,其中8所是师范类学校。师范类学校是考生和家长报考的热门,大家都很关注福建所有师范学校排名什么样。下面小编根据软科、金平果中国大学排名,整理了2022福建师范类学校排名。 2022-05-23
进入招生章程首页
进入高考真题首页
  • 2020年福建省高考各类各批次投档比例
    2020年福建省高考各类各批次投档比例 实行梯度志愿投档的高校:其投档比例原则上控制在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军队院校区分性别,原则上按招生计划数的110%投档。如有多名考生文考总分加上政策性加分均为报考院校最低投档分、且符合学校调档要求,则不受 2020-07-24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视频解读高考平行志愿政策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视频解读高考平行志愿政策 出分日临近,如何填报志愿学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我省已实施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多年,但对于初次接触志愿填报的人而言,这一模式仍是比较陌生的,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遗憾。今天小编为大 2020-07-14
  • 厦门医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厦门医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录取原则】1、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公平竞争、公开选拔、公正透明、择优录取”的原则。2、学校招生录取工作遵循生源所在省(市、自治区)教育厅和省(市、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制定关于2019年普通高考招生录 2019-06-05
  •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武夷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第十六条 学校根据生源情况,在各地招生主管部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调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05%以内;实行梯度志愿投档的招生批次,调档比例控制在学校招生计划数120%以 2019-06-05
进入高考政策首页
进入录取查询首页
进入就业情况首页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