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在圈内看到有很多博友都在热议如何报高考志愿的问题,我认为,了解、探讨和交流是很必要的,去听一次有经验人士的讲座也有一定的价值,但投入太多的时间和精力,甚至,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听各种相关的讲座上,有这个必要嘛?高考报志愿有那么神秘嘛?我看没什么必要和神秘的!
首先,没有实施平行志愿我认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实施平行志愿会让高考录取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同时,也会使录取时间适当延长,这是高招主管部门不想看到的;二是包括清华、北大等一类校,即:第二志愿根本不考虑的学校,都不想自降身价。这两个因素的存在无形之中给考生报志愿增加了难度和变数,特别是给平时成绩特好,有时成绩不太稳定和成绩与名校搭边的学生带来了两难选择。
其次,先报后考,我认为这是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其理由是:规则是统一的,有统一的规则就有基本的公平,即使是先考后报变数也减少不了多少。一是谁也不可能把自己的考试成绩估计得很准确;二是您不知道别人都是怎么报的志愿;三是您不知道别人都考得如何。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实行平行志愿,是高考报志愿充满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所在,而先报后考只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而已。
既然,以上两点不可改变,那么,如何才能把高考志愿报得合理一点呐?面临众多竞争对手考试成绩的不可确定;不实行平行志愿,报高就得舍中就低;谁也不敢说,高考一定不失常。面对诸多的不确定因素,您就是认真地研究上一年也未必能帮助孩子把志愿报的很准确。这就好比做投资您要追求高收益就要冒高风险,因此,我认为报高考志愿是技术更是艺术。复杂的问题简单化,高考报志愿其实很简单,我的基本观点在以前的博文——《我对报高考志愿的几点想法》中已经谈过了,在此我再阐述一下我的几点拙见:
一、力求稳妥,不要盲目追求什么名校,明校也不是百宝箱。
能上一所更好的学校自然好,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一定的把握,退而求其次也是一种明智的选择,结果即使是您的孩子考分够上更好的学校也没什么遗憾的,一类大学之间有多大差别?我看除了名响点以外没什么差别。每年都有一些优秀的孩子为了上名校,因为自己没有发挥好结果落到了自己不想去的学校,而选择了复读。我认为这样多少有些得不偿失——白白的浪费一年的时间,再说,下一年再考也未必就能考上名校。人生有多少个一年呐?更何况上了名校也不是进了百宝箱,走上社会还得看孩子的综合能力,名校毕业的不也有找不到工作的吗!
二、多用点时间和精力了解一下孩子的目标学校和专业到是很必要。着急的家长可以先借本《录取分数分布统计》(2005——2007年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京招生)看看,新版的也快下来了,到时候各学校会统一发给孩子的。您孩子历次大考成绩在本区的排名学校也都有。关于学校和专业介绍方面的书我想书店也不会少,买一本看看不就行了。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