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自主招生已经过去,很多家长由于对自主招生不了解,错过了自招的资格,今天来谈一谈自主招生的相关问题,希望可以为2019届家长朋友扫盲一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什么是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也就是所谓的“偏才怪才”,通过考试的考生高考后可低于学校录取分数线20-60,最高降至一本线录取。
自主招生的误区
关于自主招生最大的误区就是,认为自招就是为成绩好的学生准备的。
要打破这个误区,首先我们要弄清楚自主招生的本质,除了促进改变“一考定终身”的现象之外,高校希望通过自主招生录取到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的人才,甚至是“偏才怪才”。所以并非是成绩好的学生才适合,成绩一般的学生就没有机会了。有很多学生有自己的特长,比如设计,比如作文好等等。
在讲自主招生之前,我们先要了解志愿录取规则、高考政策和高校录取的大形势。
批次设置
全国高考批次的设置大同小异,大致分为提前批、特殊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山东、广东、辽宁等省份已经将一、二、三批合并为本科批次)
提前批是提到普通本科各批次的前面进行录取。这些类型的学校专业进入提前批都一定有其特殊性,需要政策的优先保证,必须提前完成招生计划。
传统的提前批包含军校、小语种、国科大等高校,一般情况下,这类高校需要面试、体检、口试等要求。同时,为提高贫困地区的录取率,国家推出三大计划: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业,报考这三类计划的学生,户口、学籍需满足相关的要求。另外,免费师范、医学都不收学费,毕业后定向分配,不必担忧就业的问题,也值得推荐。
普通批次是每年高招的重头戏,要占到录取人数的95%以上,招生的院校与专业都是普适性的,是所有考生该关注的重点。普通批高校包括985、211等实力较强的院校,也有普通类、独立民办院校,对于本科批合并的省份,需要区分不同高校的层次,避免高分低就。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