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能激发孩子积极运动的是父亲。”北京科学健身专家讲师团秘书长赵之心认为,0—6岁是儿童运动需要家长引领的阶段,和爸爸一起游戏,儿童会放开来玩,更有活力。在国外,儿童阶段多是父亲带着孩子出去跑跑玩玩,而中国存在父教缺失问题,很多父亲不管孩子,自己平时不注重体育锻炼,更少有时间陪伴或督促孩子运动,多数孩子是和妈妈玩。
“改变孩子从改变父母做起。要想让孩子动起来,必须先让爸爸动起来,每天和孩子运动1小时。”赵之心说,身教胜于言教,爱运动的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没有身体力行的父母,孩子很难对运动感兴趣。
为鼓励孩子锻炼,应当大力开发家庭体育。赵之心表示,倡导父母、其他家庭成员或朋友与孩子一起运动,建立完善的家庭运动组织机构及服务体系,如成立社区家庭体育协会或委员会、组织家庭开展社区家庭体育运动会、设立家庭体育的服务咨询处以及咨询电话、由专人设计适合不同类型家庭的运动游戏等。
“培养锻炼习惯当从6岁开始。此时,儿童的大脑发育已基本成熟,能够清楚地辨别方向并体会团队合作精神。”赵之心强调,儿童运动要杂不要专,要抱着游戏的心态,多玩一些花样,如滑雪、滑冰、踢足球、跳绳、跑步等,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强度方面,让孩子运动到产生少许劳累的感觉,但为可接受的程度。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运动频率每周5至7次。这种行为重复21天就会养成初步的锻炼习惯,坚持90天就成为一个稳定的锻炼习惯。
“美国对学生的评价指标,引导学生们普遍重视运动,这种理念值得我国借鉴。”熊丙奇建议改革国内学生评价体系。在美国大学入学实行的多元评价体系中,一名在中学运动队有优异表现的学生,获得的评分可能达40分,而一名高考满分者得到的评分只有25分,可见美国大学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美国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过程评价、真正的运动能力以及与大学培养目标的结合,所以学生们在中学里都参加某个运动队。因此,在暑假将要到来的时候,家长不要把各种辅导班占满孩子的暑假,带着他们去运动锻炼吧!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是关于“暑期必读:家长应督促子女多锻炼”的相关文章,更多高考考试家长的考前辅导、家长助考方法和策略、家长心态等内容,请关注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