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考试即将到来,同学们肯定很关心关于高考的各种考试经验,福建高考网小编为大家收集了“如果孩子就是我的公司,如何当好这个总经理?”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信不少人曾经跟我有同样的烦恼,自己在单位号令上千上万的员工都能运筹帷幄收放自如,但却单单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无计可施无奈叹息。
首先自己不是教育专家,在单位身居高位也无暇深入的学习太多这方面的知识和技巧;二来虽说孩子交给了学校,学校就应当负起责任,但事实是,一个班主任要管四五十个学生,每个孩子能得到的个别的关心和支持相当有限,老师也没办法,中国教育资源稀缺不是一天两天的问题了;三来升学考试压力非常大,尤其是高考瓶颈,逼得前面所有的教育阶段都要为考试服务,儿子现在刚上高一,课程表就被排得满满的,回家作业经常要做到十一点,周末学校还组织补习,甚至催促我们家长给孩子买课补教材、报外面的培训班或是请家教。
但凡做过管理工作的人都很清楚,过度的施压和太过紧张的时间表只会让员工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和焦躁情绪,事与愿违的降低工作绩效,而且会使员工流于机械的一令一动,丧失一切主动性和创造力。儿子就曾经因为学业压力陷入一种非常“郁闷”的状态,一上课就不爱听,一提学习就烦,玩的时候也不痛快,结果成绩一连掉下来好几十名,变得非常的不快乐。我和爱人一开始很着急,和所有的家长一样,开始帮他报补习班、找家教,结果是他的时间基本上都被各种补习和辅导占去了,整个人变得闷闷不乐死气沉沉的。
为这事儿,我苦恼了很久,后来一个朋友一句话点醒了我:“你这个总经理能号令三军在商场上拼杀自如,难道拿孩子就没辙了吗?世事一通百通,孩子其实就是你的公司啊,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那些管理技巧你早就烂熟于胸了,为何不在孩子身上试试呢?”这话当真开拓思路,一时间我的头脑里闪现出无数可用的方法。对!要制定“产品策略”和“产品计划”,当然在此之间要先对“产品”和“市场环境”作充分的了解,并且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时时监控,及时调整与修正。至于各种管理手段,我就不做详述了,相信大家有此思路之后必然会适时运用,我只谈一个关键的指标监控的问题。
大多数家长在监控孩子的学习时,都是以学校考试成绩为指标,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确定孩子在群体中的位置,但其弊病是无法对孩子的知识结构和各项能力本身进行准确评估与监测。这就像你知道自己面有菜色营养不好,应该补充一下,但具体应该补充什么,应该补充多少量,还有不同营养素补充的先后顺序都不清楚,除非你去做一遍全面细致的检查,再由专家给出指导意见,否则你花很多钱买了各种营养补品可能都是浪费,甚至会起副作用。很多家长和我以前一样,处于盲目“劲补”的一种状态,忘记先去让孩子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盲目的买教参、请家教、上补习班,浪费了金钱不说,更浪费了孩子宝贵的时间。
找出具体、量化、可跟踪的指标是当然重要的,期中期末的试卷成绩远远不够。我们应当关注的是对成绩产生影响的三种因素:一、知识结构与掌握程度,二、细致程度(因马虎而丢分),三、应考心理素质。这三条中二、三两条在此不多做详述,只要你在单位做过管理人的工作,相信你自然能想出有效的办法。而第一条知识结构与掌握程度排在首位,就像核心技术在公司运营中排在首位一样,是最最关键的,也是最难控管的部分,因为它属于教育专业,各个学科又展开无数分支体系,有时候孩子的题目拿过来我们都不会做,即使我们请家教来辅导,也只能控制家教老师讲课时长和讲授内容,即“输入量”,而无法控制孩子“吸收量”——即资源投入之后的实际收效如何我们很难评估,尤其是时间上很难及时。
后来我发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产品,比较典型的,也是我们一直在用的一款智能测评工具叫“精测师”www.agoage.com/eol/?type=11。你只要让孩子上这个网站,做一些题目,这个智能系统很快就可以分析出孩子在各个知识点上的掌握程度如何,给出学习建议,甚至能够预测出孩子未来学习历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而且这些内容会形成三份报告分别给孩子、家长和老师。我的很多朋友都在使用它,都认为它的测评效率相当高,而且关键是相当的准确,让老师或是家教老师有的放矢,也让我们家长可以很清晰的掌握孩子的学习进度。孩子看到自己的周度或月度报告中的成长曲线,也非常的有成就感。据说现在有些私立中学已经开始将这个测评系统纳入教学评估计划,每次开家长会的时候,班主任会发给家长们孩子的周期报告,使家校之间的沟通相当的有效。
作为技术出身的高管,一开始我也有些质疑,为什么被测者只花的了很少的时间却能够测出大量知识点的情况,而预测功能又是如何实现的呢?为此我还特意做了一些调查,发现这个产品背后的研发团队个个是国内计算科学领域和教育心理测量领域的精英,他们将IT技术与教育行业的需求做了完美的结合,将很多在尖端领域应用的数据挖掘技术结合于复杂的心理测量。这种开发的难度我非常了解,所以不禁有些叹服和感激这个团队,说实话,孩子现在状态渐渐好起来,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自己明确的认识,以及那种一步一个可以“看得清”的脚印所带来的成就感。当然,类似这样的辅助工具还有很多,举这个例子就是让大家知道,和我们在经营企业时注重选用优质的管理工具一样,选用优质的教育工具能够大大优化孩子的学习过程,让他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发展学校课程以外的核心竞争力——我们都很清楚,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真正的能力绝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用实践经验磨砺出来的,所以切忌把全部时间精力砸在提高分数上。
如果把孩子比作自己的公司,他的经营周期可至少是十八年,而且市场竞争愈演愈烈,我们做“总经理”的家长怎能放任自流呢?策略和方法自然会有的,就看我们是不是用心去思考和行动了。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便是关于“如果孩子就是我的公司,如何当好这个总经理?”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高考考试经验、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