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也是场体魄的较量(许建伟同济大学05年高考成绩529)
高考不仅仅是文化素质的竞争,也是健康体魄的较量。因此为了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强健的体力,每个人都有必要为自己制订一份劳逸结合的作息时间表,每天至少安排一小时体育活动量,其次严格规定自己上床休息的时间。
“体力不能输给脑力!”(小陈华师大大二学生)
刚进高三时,由于自己在暑假忙于各种补课充电,一直没有好好休息,导致第一次摸底考,分数就不尽如人意。老师安慰他“万事开头难”,可他自己却在日后慢慢总结出了原因:体力跟不上脑力。他说:“主要还是由于投身课外补课、辅导……耗去我太多精力。以至于摸底考期间完全没有精神应付。”他建议,开学前的适度休息尤为重要,以后大显身手的机会还有很多,不要为了一次摸底考多得几分而苦熬数个不眠夜。
在心理上战胜高考(唐迎寅毕业于复旦附中,华东师大大二学生)
小唐给学弟学妹推荐了三条考试“小锦囊妙计”。首先要在心理上战胜考试:“如果你复习到位,信心十足,那考试对你而言就是试金石,用它检验成果,何乐而不为?相反,要是你还没有十足的把握,那你也不要胆怯,纯粹把当前的考试看作“照妖镜”,用它来反映自己的薄弱部分。我想,在平时的小考试中暴露问题总要比在高考时出现及时吧?”
其次,要善于辨别考试卷的类型,不能盲目地以分数自评以至影响信心。最后,他说:“要把握高三一年考试的规律,即以点到线,以线到面。这就像是篇分总结构的议论文,写好它,你就肯定能在高考中水到渠成,最终写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总而言之,高三不需要阿Q的精神疗法,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和坚持自己理想目标的决心。”
【家长篇】
“既要营养鸡汤,也要心灵鸡汤”
小陈的妈妈拿出了儿子高三时每周7天的菜谱。荤素搭配完善、隔三差五还有“鸡汤”进补。她说:“儿子高三上半学期突然不能适应紧张的节奏,我看他有点体力不支,就去同事家取经,制定了营养菜谱。”小陈妈妈还指出,孩子高三这年的膳食,不仅要考虑营养,也要健康:“万一拉个肚子,缺课缺考的,损失太大了。”
另外,小陈妈妈还建议孩子升了高三,家长也要进入战备状态———比过去更加关心孩子的动态。她说:“高三一开始,我就每周抽几个晚上的时间与儿子沟通交流。有时是安慰他某次考试的失利,有时是一起商量将来的定位,总有话题可以讨论。”她建议家长不要一味地闭口、关房门,自以为留给孩子安静的空间就够了。善于把握空隙和孩子谈心很重要,对他的心态也能及时把握。
高三阶段必须注意的四个关键词
[文理科]
小周很喜欢历史,但是父母认为理科考大学的选择更多,可是自己的数学成绩又不好,于是对于即将面对的选科犹豫不觉。其实开学两周,大多数学校都会有摸底考试,考生可以借鉴这些成绩来选科或者考虑转科。
交大附中的历史老师陈鑫建议:学生选科更应该考虑自己的兴趣,并分析各科成绩。因为有兴趣才有动力学习。比如,数学成绩不太好的可以考虑选文科,这样更益于今后的学习和考试。另外,明年是历史卷“一考两分叉”的最后一年,学生应该新、老两套教材都熟悉一下。学习历史等文科时上课一定要认真听讲,注意老师的解释。因为现在很多课外辅导的答案都会有误,学生一定要多问。”
[错题集]
高三阶段,很多学生都采用“题海”战术,拼命做题目、练解题速度。但是很多学生都忽略了错题整理。很多理科老师反映学生总是反复犯同样的错误,原因就是缺乏整理的过程。学生往往忽略了整理就是最好的复习、能帮助加深记忆。
华师大三附中的王兰珍老师建议:像化学这样的理科,同学们一定要多问、多做题。建议同学们把平时做错的题目整理成一本‘错题集’,在题目旁边用红笔标注自己做错的原因,考试前翻翻这本本子。这样可以纠正自己知识的盲点,以防再次做错。上一届的朱同学很用功,做了几本辅导书,但总是反复犯同样的错,分数一直在120分,用了这个方法后,终于突破了自己的瓶颈。所以,整理一本自己的“错题集”比起“题海”更有效。
[开夜车]
很多住宿生觉得学校晚上的熄灯时间太早,于是到了高三纷纷选择在外租房学习。但是这些学生往往反因生活作息不规律、白天在学校昏昏入睡。现已考入外贸学院的小朱说:“回忆高三,在外面租房子的时候学习效率最差,我睡得晚但效率低,东看看、西摸摸就半夜了。后来,我还是回学校住了,抓紧平时时间、作息规律了,成绩就提高了。”
上海中学的徐岚老师提醒:学生高三学习效率是关键。在课堂里认真听课比自学、家教事半功倍,这样能省去课后自己瞎捉摸的时间,从而更好的作息。对于住宿学生,并不建议出去租房复习。希望学生抓紧平时的时间,比如,文科生可以早点起床背书。要注意休息。如果租房一定需要父母陪同,照顾学生的起居、生活。另外,家长要多鼓励学生,帮助他们进入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正确面对压力、竞争。
小朱还提醒高三学生要学会单独行动,比如早上赶时间没法等好朋友一起上学,中午因为提前有事不能一起吃饭等。
[复习进度]
新学期伊始,记者见到书市中有不少准高三生在选购《五年高考透析》等高考试卷汇编丛书。对此,上师大附中王硕林老师认为,学生应紧跟学校的复习进度,不要轻易“掉队”,但是也不要盲目“超车”。
“这些学生都是好学生,只是太心急。”他笑着表示,有“追求”是好事,但是不要“急于求成”,“由于高一高二的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高考则更关注知识的运用,如果现在就开始模拟题训练,一来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不够,二来太早地接触难题也不利于薄弱环节的暴露。刚刚开学,学生不妨多做有助于知识点梳理的题目,模拟题训练大可以在进入第二轮复习时开始。”
此外,王老师也指出,部分家长也存在“过分心急”的问题,每天强迫孩子做许多的试卷,他表示,由于现在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强迫孩子的所带来的问题值得家长们关注。“过多的题海战术,会造成还过早地进入考试焦虑状态,长此以往,会让学生对考试产生疲惫倦待之感,对今后的高考发挥不利。”(实习生 印超慧 陈剑 冼礼熊 记者 李征 邬思蓓)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便是关于“过来人及名师家长告诫 高三生拒绝“疲劳战””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高考考试经验、高考考试技巧、高考考试心得等相关内容,请访问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