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心理压力:四种方法可行
省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心理研究室主任医师翟静说,因为明年高考所用的教材要改变,不少考生觉得只有这一次机会了,所以给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翟静说,临考前和考试期间,考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焦虑,总觉得时间不够,自己还有什么地方没有复习好,严重的会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坐立不安。还有的考生进入考场后会出现心慌、心跳加快、出汗、想上厕所等症状,部分考生还会因紧张过度出现脑子一片空白,填错考号等严重失误。
结合多年经验,翟静给出考生四种减压小方法:
一、运动减压
考生在长时间、高强度的学习后,应进行适宜的体育运动,以此减轻紧张度。如晚饭后出去散步、爬山、打球等。考生也可以利用学习的间隙,进行一些简单运动,如伸腰、做深呼吸等。
二、转移减压
针对考生神经长期高度紧张的状况,考生要学会自我调节,及时放松,如听音乐、泡热水澡、聊天等,将关注点从学习上暂时转移,达到放松的目的。考场上,考生可以搓搓手、揉揉耳朵等,让注意力转移,放松心情。
三、身临其境法
如果考生对进入考场过分恐惧,可以在每天睡觉前在脑子里模拟进入考场的每一个步骤,如去考场的路线怎么走,进入考场后应怎样摆放物品,发下试卷后应怎样做题等,让自己熟悉考试环境。
四、睡眠减压法
考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睡眠不够,每天熬夜,睡眠时间仅有四五个小时。这样的考生容易出现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记忆力下降、敏感、易疲劳等问题,所以充足的睡眠是保证考生精力充沛、心理宽舒与平衡的前提。
家长要营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针对考生考前睡眠时间少、身心过度疲劳等问题,让考生进行多时段的睡眠,学习累了要及时休息。
物品准备:准考证最重要
首先是准考证,这是最重要的,考生不妨准备一个塑料带,专门存放。其次是文具,各科目第一卷的答案需用的2B铅笔;语文科第二卷的答案需用的0.5MM黑色铅字笔;其它科目第二卷需用的蓝(黑)字迹的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另外直尺、圆规、三角板、橡皮也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提示:高考试卷不允许使用两种以上颜色的笔迹,也不允许使用修正液、修正带。考生最好多准备几支颜色一样的笔。同色的签字笔、2B铅笔最好准备3到5支,削好了带着,使用钢笔的考生可以带一瓶钢笔水进入考场。
对于严禁携带的物品,考生也要格外注意。高考考场上严禁携带各种无线通讯工具(如手机)、草稿纸、电子存储记忆录放设备等物品。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准将试卷、答卷、答题卡或草稿纸带出考场。
温馨提醒:为了让考生能顺利、按时到达考场,高考前,考生或家长一定要提前看好考场。
看路:看考场的方位,离家有多远。如果坐公交车要看好公交线路及换乘方式;如果准备打车或开私家车前往,还要看看是否是单行道,是否有禁转标志,途中是否经过什么易堵路段,万一堵车,可以采取什么变通措施;如果骑自行车还要确定车子是否运行正常,不要关键时刻掉链子。确定好赶考的交通方式后,还要计算一下,路上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看坐位:看一下自己在考场中的位置,是靠窗还是靠墙,是在前排还是在中间。如果条件允许,考生也可在考场附近留一会,消除对考场的陌生感。
看环境:洗手间在什么地方?医务室在哪儿?如果骑自行车,还要看自行车的存放位置。中午不回家的考生,还要看考场附近什么地方可以吃饭,什么地方可以休息,是否需要预订。
提醒家长:这些话不要说
为了减少考生的焦虑,本报整理了高考前家长的六大忌语。
忌语一:“你一定要考上某某大学!”
忌语二:“什么事你都不用管,好好复习就行了。”
忌语三:“关键时候到了,就这一锤子买卖了,你要好好把握!”
忌语四:“这次考不好不要紧,明年可以复读。”
忌语五:“好好复习,高考时来个超常发挥!”
忌语六:“我不给你压力,你正常发挥就行。”
来源:《济南时报》
福建高考网温馨提示:以上便是关于“怎样度过高考前的最后两周时间”的详细内容,更多关于高考考试经验、高考考试技巧、高考考试心得等相关内容,请访问福建高考网【http://www.555edu.com/beik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