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考试必定会有独占鳌头者,这是基本常识也。“高考状元”其实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是比别的考生的分数高一些罢了。然而,“高考状元”却被神话啦,这真是小偷逮警察——岂有此理。那么,各地能不能不炒作“高考状元”呢?上海市做出了肯定的回答,难能可贵,值得赞誉。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昨日重申,上海承诺绝不对高考成绩进行排名,并通过技术、制度、管理等多个方面强化信息安全监督,避免考生相关完整信息的泄露。(6月27日《东方早报》)
我们提倡素质教育已经多年啦,可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雷声大雨点小,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高考制度根本就是应试教育的温床,要是能结出素质教育的果实来,那可真是水田里种麦子——怪哉(栽)啦。
常言道:“英雄注定有成败,莫以成败论英雄。”高考看重的就是成绩,岂能不以分数论高低呢?于是乎,每年高考过后,从省里到乡里,“文科状元”、“理科状元”纷纷出笼。媒体铺天盖地的进行宣传,百姓喋喋不休的予以关注。
俗话说:“无利不起早。”高校以招收到“高考状元”为荣,以此证明自己的大学是“梧桐树”,能够引来“金凤凰”——招生多,钱财自然就会滚滚而来。高中因为产生“高考状元”而欣喜若狂,从校长到老师睡梦中都能笑醒啦。奖金自然不用说啦,那是大大地有。就连今后的生源也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炒作高考状元有百害而无一利。高考其实就是我国畸形教育的罪魁祸首——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高考!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多少学生能读完一本文学名著呢?还有多少学生能有自己的爱好呢?莘莘学子“睡得比狗晚,起的比鸡早”,头悬梁,锥刺股,换来的竟然是高分低能,这难道不是整个社会的悲哀吗?
真正的教育绝对不是把广大的学生培养成为“考试机器”,而是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四有新人”。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到“三个还给”——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诚然,要做到这一点当然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在我看来,不妨从改革高考制度做起,从不炒作高考状元做起。上海市已经捷足先登啦,各地还要等到黄瓜菜凉了再行动吗?在此,我要大声地呼喊:救救孩子吧!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