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的一天天临近,许多考生感到非常紧张、焦虑。而复习和考试期间的情绪如何、心态怎样,将直接甚至严重影响其复习的效果和考试的结果。那么,做父母的应如何帮助孩子调节好情绪,顺利通过高考?
首先,要引导孩子,高考不是极少数人的考试,全国数百万人参考,没有必要过度紧张。同时,要告诉他,面临这样的重大考试,一点不紧张是不现实的,紧张是很自然、很正常的现象。而且,人们常说急中生智,适度的紧张可以刺激人的思维,也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考试时水平的发挥。
适当定位。要帮助孩子做好分析评估,自己平时属于什么层次就定位在这个层次,不要去和高层次的人相比,幻想在高考时突然产生奇迹。复习迎考要高目标,临近考试时则要降标准,这样能减轻紧张的程度。高尔夫球名将黑根的制胜法宝——每打一局球之前,都准备打出6个坏球。这样,真的打出坏球就会觉得很正常。而结果常常出乎意料,并没有打出6个坏球,成绩往往比想象的要好。据心理学家研究,穿针越是全神贯注手越抖得厉害,医学界称为“目的性颤抖”,目的性越强越不易成功。
运用对付 “难卷”、难题的策略。有些考生现在就开始担心考卷太难,考题太深。对此,我们应开导孩子, “难卷”是考所有考生的,不是考我一个人的,我难别人也难,没有必要因此而烦恼。而难题是考最高水平的“尖子生”的,我不该为别人操心。如果你是一流成绩,那么,有难题正是你的福气,是你脱颖而出、和低一个层次的考生拉开距离的机遇。
正确对待复习中的测试和模拟考试中的“进步不大”甚至“失败”(这一点极其重要,绝大多数学生及其父母甚至老师都把握不好,因而形成恶性循环)。一时的所谓失败有许多偶然因素,可以分析原因,不可承认失败。这时做父母的不要急躁,更不能责怪孩子,而是要帮助查找错题的类型、分析做错的原因。同时,可以帮助孩子回忆过去成功的历史、最好状态时的成绩,要鼓励他坚信“我努力了,就一定会成功”。
淡化紧张的气氛,更不要人为制造“紧张局势”。不能如临大敌,过多地谈论高考话题,要减少使用“还有几天啊”、“关键时刻到啦”之类容易引起孩子紧张的词汇。不要做诸如“一定要努力”、“要认真”之类空洞的有害无益的提醒。撤掉“倒计时牌” 之类烘托紧张气氛的物品。当然,也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突然打破正常的生活秩序和习惯,制造过分安静的环境,甚至只字不提高考方面事情。那样,让孩子明显感到家人在为减轻他的压力而非常用心,反而会更加紧张。
另外,安排好孩子的生活,在孩子学习的空闲时间陪他看看电视、散散步、聊聊天。还可以通过网络、报刊收集有关高校和高考动态、学习方法、应考经验等,利用休息时间和孩子进行交流、讨论。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