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2009中外合作办学研究生教育招生简章
北京理工大学(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理工为主、工理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建国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首批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之一,是首批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之一。她的前身是创办于1940年的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学校设有18个学院及继续教育学院、现代远程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合作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秦皇岛分校;办学涉及12个学科门类中的10个学科门类;拥有4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5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学科点专业实验室、3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部门开放实验室、4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教学基地、8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在校教职工3532人,其中专任教师1927人、两院院士15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1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享受政府津贴专家55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3人、博士生导师362人。全校有各类学生47193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21914人(包括本专科学生14006人,硕士生5222人,博士生2444人,留学生242人)、成人与现代远程高等教育学生25279人。
学校始终秉承延安精神与延安自然科学院的办学传统,坚持国防学科专业和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的办学特色,弘扬“团结,勤奋,求实,创新”校风,是我国国防高级科技人才培养和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被誉为“培养国防高级人才的摇篮”。李富春、徐特立、李强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担任学校的主要领导。建校69年来,培养毕业生14.2万余人,产生了17名院士、65名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和40余名将军。校友中,有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前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前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曾庆红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谢光选院士,雷达技术专家王小谟院士,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等著名科学家、大型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和重大工程项目的总设计师、总工程师等。学校坚持以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需要为导向,曾研制和创造了多个新中国第一:1956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电视发射接收装置,并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电视第一频道使用权;1958年,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同年还研制出我国第一枚二级固体高空探测火箭并发射成功;1959年,研制出我国第一辆轻型坦克,并装备军队;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低空测高雷达和我国第一台20公里远程照相机,并先后装备军队。
学校坚持把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提出了“以智养德、以德养才、德育为首、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和“学校以育人为本,育人以教学为先,教学以质量为重”的教育教学思想,确立了“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不断完善以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毕业生因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深受用人单位欢迎。2007年学校以19个办学指标全部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学校十分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外100多所大学或企业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日益发展,学校于2008年成立了国际教育合作学院。到目前,学校与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大学合作开展了10多个办学项目及培训项目,如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合作培养“职业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硕士学位项目、与德国康斯坦次应用科学大学合作为国际著名奔驰汽车生产商德国戴姆勒公司举办“合规性与公司治理”高级工商管理硕士(EMBA)项目、与美国犹他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国际经济”本科专业等。这些项目办学模式独特,课程设计新颖,紧跟市场经济需求,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和广大考生认可。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国际教育合作学院将秉承中外贯通育英才的理念,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工作方针,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的新路子,为培养出更多的国际化、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而努力!
更多高考信息请访问:高考频道 报考志愿 招生资讯 备战高考
点击查看高校黄页与高考资讯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