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工业大学是
教育部直属高校,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教育等相结合的多科性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坐落于全国首个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
安徽省省会
合肥市,交通便利,通讯快捷。
合肥工业大学创建于 1945 年, 1960 年被中共中央批准为全国重点大学。 60 多年来,合肥工业大学留下了闪光的足迹,倍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
刘少奇、
朱德、
邓小平、董必武、
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来校视察指导工作。 1979 年,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合肥工业大学”校名, 1995 年,
江泽民、
李鹏、
李岚清等中央领导同志为合肥工业大学建校五十周年题词。学校经过 60 多年的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 20 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推进高新技术发展和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
合肥工业大学占地面积 3050 亩,共分三个校区,南校区(合肥市屯溪路 193 号)1250 亩、北校区(合肥市六安路 269 号)300 亩、翡翠湖校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合肥大学城内)1500 亩。学校占地面积199.399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89.72万册,电子图书122.9万册,中外文现刊3322种,中外文电子期刊33371种。学校设有19个院(部)、46个研究所、33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1个国家甲级综合建筑设计研究院、53个教学实验室、13个校内实习实践基地、166个校外实习基地;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7320台(套),总价值33955.63万元,实验室基础设施及生活、体育、文化设施配套齐全。学校拥有教育部光伏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农产品生物化工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 IC 设计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光电技术研究院、汽车技术研究院、安徽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点实验室、安徽省汽车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信息处理技术和信息系统工程研究中心等25个重点科研基地。经国家科技部批准,学校还建立了全国高校首家生产力促进中心。
学校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其中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建筑学硕士、工商管理硕士(MBA)、公共管理硕士(MPA)、工程硕士等4种专业学位授予权,其中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23个;有13个专业接受高校在职教师攻读硕士学位;设有66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文理渗透”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
学校现有教职工3792人,专任教师1851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121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1477人,占79.8%。“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讲座教授6人,国家基础课程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4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优秀教师3人、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3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3人,教育部 “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4人、青年教师基金1人,在职人员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安徽省教学名师5人、模范教师7人、优秀教师11人。同时,外聘担任学校教授的两院院士和知名学者120余人。形成了一支专兼职结合、师德高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学校秉承 “ 厚德、笃学、崇实、尚新 ” 的办学理念,恪守“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不断改革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 “ 宽口径、强能力、重素质 ” 的人才培养特色和 “ 思想素质高、敬业精神好、适应岗位快、工作作风实、创业能力强 ” 的人才质量特色。 60 多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 12 万余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许多人成为祖国各条战线上的领导和骨干。近年来,合肥工业大学本科生一次就业率都保持在 93% 以上,稳居全国高校前列。 2000 年,学校被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确立为后备军官选拔培养基地。 2006 年,学校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学校充分发挥工科优势,紧密结合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并行,以应用性研究为主”的科研工作方针 , 以加强应用性研究,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核心,响亮地提出“面向市场找课题,论文写在产品上”的口号,长期服务制造业、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初步形成了“应用技术研究水平高、科技开发能力强”的科研特色。“九五”以来,学校先后与江淮汽车集团、华东光电技术研究院、奇瑞汽车集团、中电集团 38 研究所、中电集团 41 研究所、郑州机械研究所、杉杉集团芜湖生科股份公司、蚌埠丰原化工集团、东风汽车集团、中石化安徽分公司等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联合体,承担企业委托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 1300 多项,科技成果推广到一汽、二汽、马钢等数百家企业,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 140 余项、授权专利 36 项。近年来科研经费以每年 20% 的幅度增长,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学校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工作 ,2000 年 10 月,以学校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鑫科材料”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