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位于湖南省第二大城市衡阳市。由东、西两个校区组成。西校区东临湘江,北峙南岳首峰回雁峰,占地面积481亩,校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东校区位于衡阳市珠晖区酃湖,毗邻武广高速客运专线火车站,占地面积1685亩,始建于2004年,现已初步呈现现代化、园林化校园格局。学院现有建筑面积42.28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7.91万平方米,实验室6.65万平方米,图书馆2.2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681.48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16.28万册,固定资产总值6.25亿元。校园网已并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国际互联网。
学院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截止2006年8月31日,全日制在校学生11206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0223人、专科生851人、成教脱产生132人。另有成教函授、业余在籍学生1674人。学院现有16个教学系(部),19个科研机构。设有汉语言文学、英语、地理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美术学、思想政治教育、音乐学、历史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旅游管理、新闻学、艺术设计、应用化学、法学、体育教育、经济学、应用心理学、音乐表演、信息与计算科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理信息系统、广告学、小学教育、编辑出版学、化学生物学、生物科学、电子商务等31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其中师范专业14个、非师范专业17个。涵盖文学、理学、历史学、法学、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工学等8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为特色,文、理学科为重点的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4门,省级基础课示范实验室2个。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1078人,其中专任教师634人,外聘教师142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50人、副高职称152人;博士、硕士学位获得者28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列入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湖南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社会科学专家1人、省市学科带头人7人、省青年骨干教师45人、入选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4人、入选省“百人工程”专家2人。有5人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4人获得曾宪梓教育基金奖、1 人获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十佳优秀领导者”称号、1人获省“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称号。
学院坚持教学引导科研,科研促进教学。2003-2006年期间,教师发表教研论文380篇,获得省部级教研项目28项,主编和参编教材44部,获得省部级教学研究成果奖10项。教师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部级项目2项、省级项目172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4部;发表科研论文1641篇(其中核心期刊517篇),学术作品111件(其中核心期刊45件),获得国家专利2项。论文被SCI、EI等国际权威检索系统收录62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校学术文摘等国内权威刊物转载、复印、收录220篇。获得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4项。人居环境研究基地、船山学研究基地是省级科研机构。《衡阳师范学院学报》是湖南省一级期刊、全国百强社科学报和全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其“船山研究”栏目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社科学报优秀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