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教研并重,文理互通,全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培养学生毕业后之工作及升学能力。浸大现有全职教学人员近500人,本科生及研究生近7,600名。
大学创办至今,一直致力于优质教学与研究,广纳贤才、服务社会、探求学术、追求卓越。大学实行英语教学,以配合国际化。除一般课堂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舍堂教育等项目,在课堂内外全面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
除一般课堂学习外,浸大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舍堂教育等项目,在课堂内外落实全人教育的理念。
浸会大学致力提供一个教学设施完善、学术氛围浓厚的环境,除重视同学的专业培训及全人发展外,更培养同学终身学习、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的能力。
为促进国际间学术文化交流,浸大与约160所大学签订了交换生协议,每年约派出100多位同学前往各大学交流学习。内地同学若学习成绩优秀,亦可获选派为交换生。
[编辑本段]【校徽与标志】
香港浸会大学标志香港浸会大学设有校徽和标志。校徽於1956年创校後便开始使用,由三种图案:圣经、波浪和绳结组成。圣经代表优质独特的基督教育,包括学术研究和对伦理及灵性的培育;波浪代表香港以岛为主的地貌,也与儒家的「智者乐水」呼应,代表大学不断努力改善质素;绳结代表在主的怀抱中基督徒能够联结一起。标志则於1994年在香港浸会大学正名为大学後开始使用,由靳与刘设计顾问有限公司设计。标志建基於书本和水的图案,将学校英文名称缩写「BU」与书本的轮廓结合,使标志与汉字的「迎」和「进」相似,代表中西文化的融合。而标志在1996年10月的香港设计展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