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就开玩笑说,‘知识就是力量嘛’。但谁又知道,这短短几分钟的演示,背后又是多少的艰辛。从2005年到现在,我带了三四届研究生,他们都跟着我一起见证经历了这个项目的成长。以前我们没接触过染整行业,但现在,可以说你拿染整的任何一道工序来都考不倒我,我的学生个个都在生产一线跟着工人们一起干过活,每台织染机器他们都能上手。”
付出的艰辛更能映衬出成功的甘美。2010年,这套仿真系统在凤竹正式投入使用,效果“立竿见影”。以前做配色实验,实验人员至少得反复五六次才能把配方搞清楚,比如说温度从58度变成59度,染出的颜色就不一样了,得重新做实验。现在只要在电脑上输入一下数据,经过演算,就能得出实验结果了,最后再实测个一两次就能搞定。这样一来,打样成本节约了一半不止。另外,由于当时建模时所搜集的数据十分详实,且对各工序的考虑也很充分,使得仿真程序得出的配方工艺数据更为精准,用在生产大样上的合格率也就随之提高了。
金福江表示,目前这套计算机仿真系统已将配色准确度提高到了90%,他们还在继续深挖,不断提高这一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