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各所高校毕业生正式离开母校,走向社会。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2012届毕业生李铮已经开始设定他的下一步目标,一年后他的智能手机体验店在海沧区甚至厦门打开市场。
去年7月,从父母那里融资9万元,加上自己的积蓄和朋友借款,李铮在厦门海沧盘下了一间小店面,开始了他的创业历程。今年5月,第二家门店又迅速开业, 短短1年,这位数字媒体系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已经拥有百万身家。
一年换30多部手机
像不少90后男生一样,李铮从小就喜欢电子产品,“初三那年,我用自己的积蓄偷偷买了一部多普达的智能机,结果被父母狠揍了一顿。”从这部手机 开始,李铮在数码方面的爱好与“玩机”的天分逐渐显现,“一年最高纪录是换过30多部手机,从二手市场找自己想要了解的机子,琢磨透了就转手卖掉”,在二 手手机市场摸爬滚打了几年,“前期交了点学费,后来就几乎没看走眼过,还经常转卖手机赚钱”。
2009年9月,李铮迈进了泉州师范学院软件学院,开始了他的大学生活。新生入学的首次“职业生涯规划”主题班会,给了李铮很大的触动。职业规划的意识开始萌发,“静心下来思考自己的未来,这是校园生活给自己最大的收获”。
随着这两年以苹果为标杆的智能手机热潮风靡全球,李铮崇拜“苹果之父”乔布斯,苹果的大胆创新以及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给了李铮颇多启发。他利用 课余时间上网研究各个品牌的智能手机,重复数百次的拆机装机实验让他成为校园里的“手机达人”,“就像iPhone4,我几乎可以不拆盖数出13个螺丝的 所在位置,除了主板问题,其他的小毛病,我都可以自己维修解决”。
而在手机动漫、智能手机应用上,在玩机过程中李铮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感悟:“在各个动漫市场的细分领域中,我觉得手机与数码动漫设计与时代最为契合,也最有施展的空间。”
除了在二手市场淘手机,他还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手机体验店里做兼职,时时了解手机市场的变化和技术的革新。在大量的接触中,头脑灵活的李铮不久就发现了手机市场的商机所在。
牛刀小试初战告捷
父母原本只希望李铮老老实实找份工作,但是在大二的暑期他已经计划创业。在老师们的支持下,在充分考虑了自身的专业优势与技术功底,以及对市场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调查分析之后,李铮决定开一家专业的智能手机体验店。
结合自身的玩机经历和兼职经验,李铮思考着手机店的市场定位:“走中高端市场,不做低端市场,目标人群是20—40岁的有消费能力的人群,第一家店就开在比较高档的社区附近,填补市场空白。”
“当时父母极力反对,但是我的坚持说服了他们,也得到了9万元的支持。”拿着启动资金,李铮找到了合适的店铺,为了节省经费,很多事情都自己独 立完成,从店面设计到发展规划以及货源的寻找,一气呵成。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一家集聚产品展示区、功能演示区、互动体验区的专业手机体验店开张了。
李铮的手机店强调服务,“让顾客学会用好智能手机,因为30—40岁的不少顾客换手机只是为了图新鲜,最希望售后服务好,装系统、刷机这些都不会自己摆弄”。
本着“体验感知,顾客至上,服务到位,价格优惠”的经营理念,加上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专业周到的服务,李铮的智能手机体验店在周边名气传开了,几 个月下来利润就达到数十万元。于是他便萌发了开第二家连锁店的念头,这样不仅可以带来更多的客源商机,同时还可以提高门店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敢想敢做 的他当机立断,拿出这几个月赚的钱继续投入,第二家连锁店顺利开张了。如今,第二家连锁店的生意已步入正轨,他正着手筹备第三家连锁店的开张……
“目前最迫切的是建设团队,让我从日常冗杂的单店业务中解脱出来。暂时没有建立网络销售渠道的打算,还是把手头的实体店做好吧。”李铮说,自己目前正反思单打独斗开店的经历,内部管理制度也在抓紧制定之中。
在李铮眼里,创业之路虽然艰辛,可是他很享受这个过程,他坚信“思路决定出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都做到最好,用心去经营自己喜欢的事业,就一定能成功。
总结自己的经验,李铮坦言,人生提早规划很重要,大学期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让他避免了同龄人初入社会的茫然。充分的社会实践和所学专业的技术积累,让他及时捕捉到商机,并付诸行动,最后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