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随着第一批考生档案的投出,教育大省湖北2012年度高考招生录取工作正式全面开始。根据招生计划,湖北省45.69万考生中有接近8成能上大学,其中15.4万人能上本科。
“按照政策,贫困地区考生是今年重点权益保护对象,此外,还有高分考生和残疾考生等群体。”湖北省招办一位工作人员告诉本报称。
今年4月,教育部和国务院扶贫办等5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提出未来五年内,每年在全国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1万名左右专项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源,实行定向招生,引导和鼓励学生毕业后回到贫困地区“扎根”。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该项计划共涉及全国的21个省份,计划招生1.21万名,其中本科1万名,高职2100名。其中,湖北、湖南、四川、云南、陕西等省的定向招生计划均超过500名,河南、贵州、甘肃三省则人数过千。
对此,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董泽芳评价称,“对贫困地区实施必要的倾斜是落实差异原则、补偿原则;是推进教育公平、扶持弱势地区、贫困家庭的有效举措”。
本报记者从湖北省招办了解到,该省“定向招生计划”中的本科名额共有636个(其中理工类547个,文史类89个),高职高专名额有100个(其中理工类84个,文史类16个)。湖北符合国家要求的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有保康、大悟、红安县等26个县市,招收专业将主要以农林、水利、地矿、机械、师范、医学以及其他适农涉农等贫困地区急需专业为主。
在湖北高校的“扶贫”计划中,8所部属高校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招生名额超过350名。
位列“第一梯队”的武汉大学在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中,面向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定向招生计划为50人。“扶贫”力度最大的是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今年专门针对贫困地区的招生计划均为70人。其中华中农业大学招生人数最多的是“动物科学”和“植物保护”(含植物检疫方向)专业,分别招12人,其次是“水产养殖学”和“农学”专业,各计划6人。
而根据分布省份来看,甘肃的贫困地区考生最受“关照”。据本报记者初步统计,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六所高校的“定向计划”中,甘肃均位列第一。上述六所高校安排在甘肃的定向招生名额一共为48人,其中华中农业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各招11人。
尽管对该“扶贫”计划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但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范先佐坦言,由于涉及利益重大,整个操作过程一定要让全社会进行监督,要建立起一套公示制度,“最根本的还是要千方百计缩小地区贫富差距,消除经济贫富差异是解决教育公平的最根本性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