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17:51:22)
2018年的招生专业有哪些变化?学校有哪些特色专业?
[招办主任刘华强] 2018年我校新增风景园林、物联网工程专业。 学校坚持质量立校方针,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质量稳步提升。目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项、国家级创新教师培养模式示范项目1项、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项,省级特色专业5个;主持省级教育改革试点及教改项目60项(其中重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项)。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验区7个,省级应用型专业群试点项目5个(其中示范性应用型专业群2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9个,省级精品课程、在线课程共27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战略,以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目标,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建有2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 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侨乡研究中心, 4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基地,1个省级行业技术开发基地,1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特色智库,1个省大数据研究所,1个“2011协同创新”。是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目前有省一流学科(高原学科)3个,省级应用型学科5个,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6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6个省级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
主持人 (17:52:01)
2018年的招生政策有哪些新变化?
[招办主任刘华强] 我校2018年的招生政策变化主要在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以下简称闽台合作项目)方面。2018年闽台合作项目增加了音乐学和公共艺术专业,一共有国际经济与贸易(闽台合作项目)、经济学(闽台合作项目)、旅游管理(闽台合作项目)、音乐学(闽台合作项目)和公共艺术(闽台合作项目)五个专业,学生四年均在闽南师范大学学习。学费标准为:15000元∕年(暂收)。
主持人 (17:52:14)
请介绍一下贵校今年面向农村学生单独招生的情况。
[招办主任刘华强] 2018年我校农村专项招生计划总数为261人。我校的地方农村专项专业按照文史、理工类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生源不足时可最多降20分(含20分)。因此,凡符合报考资格的考生,且普通高考总成绩在文史、理工类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的(含20分)都有望就读我校的地方农村专项。
主持人 (17:52:25)
学校2018年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
[招办主任刘华强] 我校文史、理工类专业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的录取规则。录取按照考生投档分排序依次进行,并根据考生专业志愿的先后次序安排录取专业或大类(以下简称专业)。当某一排序考生填报的所有志愿均无法满足时,则顺次安排下一投档分排序考生的录取专业。所有考生检索完成后,根据未完成计划数将尚未安排录取专业且服从专业调剂的考生按照投档分排序依次调剂到招生计划尚未完成的专业。 文史、理工类这一录取原则跟大家熟悉的“平行志愿”相似,我校校内专业间也是平行的。因此, 考生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专业优先填报,不用纠结第一志愿优先或者专业级差带来的烦恼。
主持人 (17:52:38)
您对考生填报志愿有什么建议?
[招办主任刘华强] 高考填志愿有三个常见误区,排除这些误区可以使志愿填报更加理性。 1、 志愿填报误区一:只看分数忽略个人特性 被考生家长问的最多的问题是:“**分数报什么学校好”?这是不全面的想法,在考虑大学与专业时,要综合考虑院校、专业、地域、家庭资源、个人兴趣爱好多方面的因素,只看分数是非常片面的。这一误区的表现还有:选择学校(专业)的时候过于看重往年分数,选参照往年刚好能被录取的学校(专业),认为这样“分尽其用”,不吃亏。实际上,有些学校(专业)可能往年录取分数不高,但是办学实力强,也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就不应该因为分数较低而被排除在外。 2、 志愿填报误区二:一看校名就贴“标签” 有些学生、家长填报志愿时往往根据校名来给“脑补”学校的情况,比如看到校名有着“师范”、“农林”等字样的学校,就认为只有师范类专业或只有农林类专业。事实上,大部分大学都走综合性大学路线,专业选择面宽。所以考生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通过多途径(如各校报考指南、学校官方网站等)详细了解学校的“技能点”。 3、 志愿填报误区三:先进学校再“换专业” 由于本科批次是先选学校再选专业,专业间有服从调剂的选项。一些考生可能会抱着先进一所理想的学校任意专业,入学后在“换专业”的想法。然后,现在入校后“换专业”的难度普遍较高,能顺利“换专业”的概率不高。因此,填报志愿时不应该过于追逐“热门”学校而选择自己匹配度很低的专业。
主持人 (17:52:51)
有哪些转专业政策和奖助学金政策?
[招办主任刘华强] 我校实行“相对主辅修制”的多元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学习主修专业的同时,可辅修另一专业的课程,成绩合格者可申请将辅修专业转为主修专业,学校将根据教育资源和学生申请情况按规定和程序研究审批。具体办法详见《闽南师范大学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规定》(可登陆我校本科招生网查询)。 奖助学金政策如下: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专业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社会奖助学金等。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减、免、缓”交学费。 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入学前,凭录取通知书向已开通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地区所在地金融机构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未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困难学生入学后可向学校所在地金融机构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由贷出金融机构审批。另外,根据往届学生做法,学生被录取后,凭录取通知书可向户口所在地金融机构申请商业贷款。 学校为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提供临时补助。 学校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学校勤工助学专款,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外勤工助学岗位。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