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都应该注意观察留心孩子的精神状态,毕竟大多数的学生都会把问题藏在心中,有的甚至硬着头皮无视。
那要怎么判断?如何解决?让小编教你一步步解决问题
第一要点
首先呢,明白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高考前几个月。长期的情绪积压、长期的高负荷学习、长期的少时间休息无形中造成孩子多方面问题的出现。
明白这点后,父母们需要理解孩子的都会出现问题的事实。不要轻易发怒、焦虑,孩子出现问题了父母可不能也跟着出问题,要让孩子感受到一定程度的放松。
第二要点
当连续多次模拟考成绩不佳,考生的信心减少,挫败感日益增加。这个时候可以做一些符合自己水平的试卷,将自己能力范围内能理解的题目逐一扫清。
第三要点
最后的阶段,课堂上新的教学内容逐渐减少,更多的是对题目的解答,每天的作业也是卷子不断,任务自然繁重。
这时候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向老师寻求帮助,适当减少些学习任务量,比如少做压轴题、难题,多做符合自己水平的相关作业。
切忌过度减压放松,紧张的状态倘若失去,再鼓劲奋斗就太晚了。
第四要点
最后的几个月,学校课程有的基本结束,每天所做的只是到校做卷子、考试、解答,越往后学校给予考试的个人时间就越多。
此时父母可以尝试着去安排适当的放松活动,最好是穿插在模拟考之间,利用放松后的身心状态去迎接考试,这样多次演练提高效率。放松的活动可以通过调整作息、运动等,与日常复习计划的时间相互结合,达到身心的最好状态去迎接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