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过大量的统计和分析,发现高考志愿出现“扎堆”导致“撞车”事件,主要是发生在重点大学以及一些发达地区的热门二本院校身上。当不少底气不足的考生视这些名牌大学、热门院校的门槛为高压线而不敢触碰时,我们欣慰地告诉你:其实这些经常出现“扎堆”的院校也有规律可循,只要掌握其特殊性,有针对性地填报,往往能以一个不高的分数,读到一所物超所值的大学。具体诀窍如下:
1.近几年的招生计划像个风向标,可以预测投档分的情况。如果突然比往年大幅度增加,其投档分应该有所下降。因为出现这种现象,往往缘于两种情况,一是去年该省市生源好(投档分一般相当高),今年追加了招生计划;而是几所院校合并所致。
2.一些冷门专业投放得多的院校,分数肯定上不去。比如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无论是从名字上看,还是从学校位置上看,都应该是考生火拼的热门院校,可是近几年来在很多省市就是火不起来(老是压线提档),究其原因主要是投放的冷门专业偏多。尽管该校的大气科学、大气探测、雷电防护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实力国内一流,但考生望文生义就是不领情。其实该校的其他专业如环境科学、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也不错,已经跟上了全国先进行列的步伐。
3.理科生填报文科院校、文科生填报理科院校,往往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因为理科生不愿读文科专业,文科生不愿读理科专业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如果你兴趣爱好广泛,适应性强,不妨反过来填报志愿,说不定就读到了一所非常不错的大学。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就是一所文科见长的高校,其在理科招生中经常遭遇“小年”,有考生就抓住机遇,以踩线的分数读到了这所著名的大学。
4.近几年来,绝大多数医学院校被合并进了综合性大学。这些综合性大学里的医学院往往比原本部的录取分要低,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医学部、武汉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当然也有例外,比如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录取分每年在中南大学里都独占鳌头。
5.如果某所名校的招生计划里出现了合并院校里的冷门专业,报考的学生就会急剧减少,从而导致该校当年的投档分急剧下降。比如录取分年年居高不下的上海交通大学,2001年在江西招生曾遭遇了尴尬——第一志愿完不成招生计划。问题的根源是招生计划里出现了动物医学、植物保护、农林经济管理等原上海农学院的专业。无独有偶,复旦大学2007年在重庆市的招生也遭遇“滑铁卢”,录取分数线基本压着最低控制线。
如果你对专业不太挑剔,看准机会填报,以不高的分数获取名牌大学的光环,也不失为明智的选择。
6、一般考生,尤其是“临界线”的考生,第一志愿选择冷门院校以及刚从二本进入一本批次招生的院校。
7.选择窄口径的专业,如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茶学、蚕学等,由于看起来比较偏冷,这些专业的报考率很低,很多学校的招生任务都需要靠调剂来完成。同时,由于招生量少,因此就业率不低。
8.院校的地域选择最好广一些,散一些。不要死盯着北京、上海、南京、天津以及沿海经济发达城市不放。特别是实力较弱、竞争力不强的考生,更应该主动避开大城市,将目光转向中西部以及一些中小城市院校,以提高命中率。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