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年一度的高考落下帷幕,广东各高校于近日陆续公布了今年的本科招生计划,并为考生、家长在学校与专业选择上提供信息参考、填报建议。
中山大学:本科首次招收音乐表演专业
中山大学今年的招生规模稳定,面向全国计划招生约8000人,与2019年基本持平,在广东省内预计招收文科629人,理科2535人,预留计划不超过招生计划总数的1%。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校区五校园”57个院系63个招生大类(专业)以统一代码(10558)进行招生。
据了解,今年中大新增四个专业招生,分别是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专业,农学院的农学专业以及艺术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同时,在珠海校区新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和软件工程学院,全国招生计划各90名。
值得注意的是,中大今年首次招收音乐表演专业的本科生,面向广东、山西、湖北、湖南、辽宁等5个省份招50人,其中广东招生不分文理科,共招收38人。据悉,音乐表演专业学制四年,招生方向包括声乐表演、钢琴表演、小提琴、萨克斯、长笛、单簧管、琵琶、古筝、竹笛等。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获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华南理工大学:新增水务工程、功能材料两个专业
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招生总规模6700人,与去年计划持平,土木类新增水务工程专业,材料类中新增功能材料专业。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科生在入学后可以通过参加有二次选拔的创新班、卓越班、全英班、2+2联合班等教改班以及广州国际校区相关专业选拔,转入新的专业。
卓越班培养模式以“3+1”和“3+1+X”为基本框架,其中,3年为本科阶段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1年为本科阶段的实践能力培训,X年为硕士研究生阶段知识学习、工程研发能力或法律事务能力培养,采取“校外导师+校内导师”双导师机制,力求培养站在国际技术发展前沿、了解国情、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性复合型人才。
此外,2+2联合班人才培养模式是中外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第一、二年在华工学习,培养计划参考合作高校对应专业前两年的课程模块,在达到国外合作高校有关绩点、学分、托福或雅思等语言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国外合作高校申请材料审核后,就可以在第三、第四年到国外合作高校进行学习。学习期满若符合两校学位授予的要求,可获得学校及国外合作高校学士学位。
暨南大学:新增西班牙语、人工智能两个专业
暨南大学的2020年招生计划整体与去年持平,新增西班牙语、人工智能两个招生专业。
据悉,西班牙语全国总共招生7人,学位授予门类为文学,学制四年,旨在培养拥有宽阔的国际视野,具备扎实的西班牙语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从事跨文化沟通的复合型西班牙语人才。
人工智能全国总共招生120人,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学制四年,重点打造智能信息处理、智能物联、智能制造、智能机器人等特色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具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级专业人才。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