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高考资讯 > 高招要闻 >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中国教育在线 2022-09-13
考生交流群 +加入
×
福建高考交流群
福建高职分类交流群

世界大学排行榜是社会各界评价高校的重要依据,也是学子们选大学,包括出国留学的重要参考。近年来,世界大学排行榜衍生出的相关话题和争议不断,更有中国人民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知名高校宣布退出相关排行榜等话题频登热榜。部分大学排名的权威性、可信度面临着严重挑战。

8月15日,“2022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发布,仅从中国大学的表现来看,对比其他三大排行榜,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大学的排名是相对较靠后的,进步也比较缓慢。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各大学排行榜到底该怎么看?为什么一些高校要退出榜单?

 

不同评价尺子下

中国高校排名位次大相径庭

在世界大学的排名体系中,公认的较有影响力的四大权威排行榜包括: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发布的THE世界大学排名、U.S.News世界大学排名和上海软科发布的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国际教育研究机构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四大世界大学排名都有自己独特的指标和权重。在ARWU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的评价体系中,最大的价值就在“学术”两个字上,其排名依据比较“刚”,主要是科研成就数据等硬尺子,没有任何主观调查的数据。

泰晤士大学排名绩效指标分为5个方面:教学(学习环境);研究(数量、收入和声誉);引文(研究影响力);国际展望(员工、学生和研究);行业收入(知识转移)。

U.S. News的排名基于一个复杂的公式,排名的参考因素大多围绕学术,通过一系列学术相关指标,来评价哪些学校的学术成果更多、影响力更大。

QS最新大学排名分析了16年—20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分布和表现以及引用率,并且分析了学术教员和雇主的专家意见。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基于不同的评价依据,中国高校排名位次也大相径庭,但其共通点是,清北两校引领中国高校。在四大世界大学排名最新的榜单中,清华大学在三大榜单的中国高校中均拔得头筹,北京大学则在QS排名中超越清华,位列世界12。

从排名TOP10的中国大陆高校来看,“清北浙交复”+中科大均在四大排名上榜。除这几所高校外,四大排名中其他进入前十的高校各不相同。中山大学入榜软科、U.S.News榜单,中南大学在软科榜单中入榜,国科大入选U.S.News,同济、哈工大则入榜QS前十,泰晤士榜单前十中还有新晋“双一流”南方科技大学的身影。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除了入榜中国大陆高校TOP10的大学不尽相同,大陆高校在四大排行榜中的排名位次更是天差地别。从进入世界排名前100的大陆高校来看,U.S.News仅清北2所高校,QS、泰晤士均有6所,软科有8所高校上榜。

北京大学在QS世界排名中冲到第12位,在四大榜单中排名最高,其次为泰晤士排名的第16位,软科第34位,U.S.News第45位。

清华大学在QS世界排名中为第14,泰晤士排名中与北大并列16,在软科与U.S.News中均排名26。

浙江大学在四大榜单中,最靠前的是软科排名36,其次是QS排名42,泰晤士排名75,在U.S.News中的排名则排到了115位。

从30多名到100多名,同一所高校的在不同榜单的位次差别可以说悬殊。并且,中国大陆高校在QS的排名明显整体相对高于其他三个排行榜。

在具体排位上,复旦大学是一个很突出的例子。作为上海双子星之一,在世界排名最靠前的榜单是QS,位列世界第34,其次,是在泰晤士、软科的位次,分别是第60、第67。而最靠后的排行榜是美国的U.S. News,仅排名世界第141位。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南科大也是同样的情况,四大榜单中,其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上最靠前,在国际排名位162位。而其在U.S. News排行榜上,国际排名到了300名之后,位列世界第350位。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相比其他排名

软科排名中国高校的进步比较缓慢

在最新的软科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163所大学上榜,其中8所位列世界百强,比去年增加1所。清华世界排名第26,北大34,浙大36,浙大是首次入围全球50强。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分别位列全球第54、第62、第67、第79。华中科技大学首次跻身全球百强,位居第96。

对比往年排名,软科排名中国高校的进步比较缓慢。以清北为例,清华大学从2017年的48名到2022年排名世界第26名,北京大学从2017年的排名世界第71位到2022年到世界第34位,整体进步较为平缓,基础扎实。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在2023QS世界大学排名中,北京大学在中国(大陆)排名最高,排名上升 6 位至第 12 ,这是该校自 2004年QS世界大学排名编制以来的最高排名。同样,清华大学上升了 3 个名次,排名第 14 位,创下了其在QS世界大学排名的历史最高排名。

据QS分析,这两所大学的显著优势归功于QS研究影响指标(单位教员论文引用数)和师生比例指标(代表了教学规模)的提升。

图片

除清北外,多数国内院校在QS的排名都处于上升态势——在位居世界TOP100的中国(大陆)大学中,复旦大学是唯一排名下降的高校,比去年排名降了3位,现居世界第34名;浙大上升3名,现居世界第42名;上海交大上升4名,现居世界第46名。中科大上升4名,现居世界第94名。

值得指出的是,今年新晋“双一流”的南方科技大学上升最快,世界排名从第275到攀升至226位,上升了49名,进步巨大。在中国内地高校中排名第11,比去年的排名再进两位。而其在2021年首次入选QS排名在世界323位。

作为“去筹转正”刚满10年的南科大,在近年来的发展中持续强劲,在国际和国内都有了越来越高的热度。

图片

南方科技大学在泰晤士排名中的趋势则更加明显,2019年进入世界排名前350,2021年上升至前300名,2022年则快速增长至前200名,攀升至世界第162位。

图片

在2022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中,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同样表现亮眼,并列排名第 16 位,这是中国大陆高校在此榜单的最高排名。

图片

在U.S.News发布的2022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相比2021年,排名前十的中国内地大学均处于上升态势。其中,中国科学院大学从2021年的世界排名197位,升至世界159位,上涨38位,华中科技大学也不甘落后,较去年上涨33位,升至世界第176。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图片
 

部分中国高校排名如“跳大神”

变化幅度荒诞

每一个排行榜的尺子不一样,结果必然不一样。无论哪一个排行榜,都是基于一个标准的,也就是说衡量的指标体系不一样,结果自然就不同,这是一个基本常识。即便是同一个排名,如果对不同尺子的权重做调整,排名也会发生大幅度变化。

近年来,一些中国高校进步确实很大,比如这些上榜学校,但有些排行榜上同一所高校一年时间排名变化巨大,显得有点荒诞。

比如,2019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香港城市大学从2018年的第8滑落至第21名,而浙大则从2018年的第21名上升至第13名。一所大学一年之间就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显然这是个别数据变化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学校实力的快速衰减或增长,这更像股市。

图片

在QS2023世界大学排行榜中也一样,武汉大学从第225位直接跨越进入前200,升至第194位。一年间上涨了31个位次。而中国大学最好的排名已经排到了第12(北大)、第14(清华),不禁猜测,明年不会把我们的清华北大排进前十吧?

图片
图片

无独有偶,在U.S. News排行榜上,除清北名次变化为个位数外,其他8所高校均实现了一年上升十几甚至三十几位的“跳跃”。华中科技大学一年就精进了33名,中国科学院大学更是进步了38个位次。

图片

在2021年U.S. News的排名中更是出现了荒唐的一幕。曲阜师大数学系高居中国国内第一,超过北大清华复旦等著名大学,一时舆论哗然。而原因就出在U.S. News在学科排名上,引用率权重非常高,但并不涉及论文质量。

图片

在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中,2016到2021这5年间中国大陆和美国在世界大学排名201-300位区间的变动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大陆高校的排名整体上升的趋势,而美国大学正在稳步发展,似乎有下降趋势。

中国高校在国际排名中进步神速,合理吗?如何正确看待大学排名?

不可否认中国大陆高校近年来在国际上的排位迅速提升,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全球知识经济中的实力不断增强的表现。但同一所高校一年间排位大幅度地“上窜下跳”,不禁让人怀疑排名尺子的真实性、专业性。

 

各类榜单人文社科大学略显不足

理工类大学更占优势

从2022年开始,陆续有高校宣布不再参与国际排名。中国人民大学声称将退出世界大学排名,在高校界引起广泛关注。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紧随其后,也相继表态,不再向国际排名机构提供本校的数据。

这三所高校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985名校,中国人民大学和南京大学在国内高校中一般都在前十的位置。可是如今人大打算退出世界排名,其主要原因,就是世界高校排名,更偏向于综合类、理工类高校,校方认为排名与学校真实实力不符。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认为,几乎所有的排名中,都对理工科学校更为有利,尤其是理科更有优势的学校。所有排名中,最受重视的、有说服力的都是各类科研成果,尤其是论文为核心的相关指标,因此大部分排名都更有利于理工科为主的学校。中国人民大学在经济、法律等社会科学上长期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高校,但在很多排名中,都比较靠后,就是因为长期没有理工科,底子薄弱,在国际排名上不占优势,其排名远远不能代表学校的实际情况。

在理工科学校中,又以理科擅长的学校更占优势。原来以工科为主的高校与传统的文理为主的综合性大学相比,后者更有优势。清华与北大在这种排名中,清华在很长的时间里很难超越北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清华在上世纪50年代把自己的理科全部并入北大,只有工科,直到80年代才逐渐恢复部分理科,如化学(清华原来只有化工),生物,而北大理科齐全,积淀厚实。同理,武汉大学在这方面就比华中科大更有优势,或者说沾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理科为主的学校,数学物理是比较难出成果的,化学、生物学科更容易出论文,出成果,尤其是化学,因此生化学科有优势的高校更容易在各类排名中领先。北大生化学科在全国高校优势明显,在近年的排名中为北大争分不少。

还有一个影响这种客观数据的学科就是医学,近年全国各高校都纷纷创办医学院,原因也在此。

退出排名的不止中国的大学,近日美国八大藤校之一的哥伦比亚大学,官宣退出新一年即2023年U.S. News大学排名。原因是今年2月,哥大的一位数学系教授迈克尔·萨迪斯指出,支持哥大高排名的几个关键数据是不准确、可疑或高度误导的。

图片
图片

人大、哥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相继宣布放弃参与排名,让人们不禁疑惑,大学排行榜还可看或值得信赖吗?

 

破五唯

我们到底该如何正确看大学排名

在早期,重视这些排名的,主要是出国留学人群,所以留学圈有一句口头禅,“西方人做排名,中国人在看”。因为文化因素,中国人非常重视学校排名。在这种大背景下,在中国,无论是世界大学的排名,还是亚洲大学、中国高校等各类排名,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成为中国教育市场营销的一个主战场之一,于是泥沙俱下。

任何一个排行榜都有局限,都只是某些指标下的排行,不可能全面反映一个学校的情况,这是所有人都需要有的基本认识。

任何一个排行榜,实际上是几个有局限的指标的排队,并非学校的真实全面的实力排名。

北京大学原校长林建华也曾指出:“不同的排名有不同的侧重点,就像瞎子摸象,反映的都是一个侧面。”

坦率地讲,没有哪个排名是绝对科学、完美、没有争议的。对一所学校的评价,就如对一个人的评价一样,是复杂的,很难用一个完全量化的数据去衡量,主观以及社会声誉评价的部分就是最大的问题。

2020年中央出台了教育评价综合改革方案,明确提出了破五唯,推进综合评价、过程评价等指导意见,核心还是解决内在的推动因素。但在客观上,社会评价的压力是我们短期无法排除和解决的,这就需要回到一个原始的问题,我们大学办学的初心是什么?

每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办学定位,目标,我们到底要办一所什么样的大学?目的又是什么?这也是高校每一位负责人需要回答的问题,也是我们高校的定力、初心!

“中国人太重视排名了,虽然无力改变对排名过度追求的文化,但我还是想强调,不应该绝对地看排名,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比如美国前10名的著名高校,在我看来没有太大的区别。国内同理,北大清华与其他高校是有一定的区别,但区别更多的在社会声誉上,未必是实际的教育质量,尤其是某些专业的教育质量,除北大清华外的前十几名高校,我觉得并没有本质的差距。因此,我更建议大家,看排名,但不惟排名,更不要在乎几个名次的差别,这才是一个理智、正确的态度”,陈志文说。

 

转载自中国教育在线

作者:杨菲菲

美工:曲传扬

  • 姓名
  • 所在地
  • 手机
  • 考试类型
  • 高考成绩
  •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政策解读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政策解读 近日,福建省教育厅公布《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为了让考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更好地了解、理解我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调整内容,具体解读如下。 一、本次专升本招生考试调整的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我省现行的普通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方案实施多年,已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招考专业类别与现行本科、专科专业类别不相符,部分考试科目和考试内容难以满足当前本科院校对高职毕业生的培养要求,也不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 2022-11-07
  •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公布
    《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和考试说明》公布 为做好我省普通高等学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提高人才选拔质量,省教育厅对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考类别和考试科目进行了调整,并组织编写《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现予以公布。 自2023年起,我省专升本考试按调整后的《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招考类别及考试科目表》执行,《福建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说明》作为考试招生的命题依据。 2022-11-07
  • 福州考区2022年成人高考有关事项公告(三)
    福州考区2022年成人高考有关事项公告(三) 福州考区考生: 根据福州疫情防控形势,现对本次考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1.请尚未重新打印准考证的考生,即时凭账号、密码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打印准考证,以免影响正常考试。 2022-11-04
  • 福州考区2022年成人高考有关事项公告(二)
    福州考区2022年成人高考有关事项公告(二) 福州考区考生: 2022年成人高考福州考区如期进行。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考务部门对福州考区考生重新编排了考点考场,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福州考区考生11月2日23时前打印的准考证作废。 二、请考生凭个人账号、密码,即时起登录福建省教育考试院网站,自行重新打印准考证,考生进考点考场必须持新编的准考证。 三、请考生务必了解考点、考场变化,并充分考虑疫情给交通出行带来的不确定因素,提早规划赴考路线,及时到达新编考点参加考试。 2022-11-04
进入招考公示首页
  • 哈尔滨理工大学专业介绍——人力资源管理
    哈尔滨理工大学专业介绍——人力资源管理 专业简介:本专业拥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 (本科)所在学科成立于1998年,在东北地区高等院校中最早开设此类专业,主要培养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通晓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务,掌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和技巧,具备创新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经过学习,学生将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能够独立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不同职能的方案设计、操作和实施;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领导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熟悉与人力资源管理有关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了解本学科理论前沿与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 2023-10-30
  • 浙江财经大学专业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
    浙江财经大学专业介绍——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人力资源) 浙江财经大学是省内最早开设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高校,历经23年发展和累积,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任教师学术基础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突出“幸福管理+数字管理+实训沉浸”三大特色,着力创建“理论+”、“校友+”、“企业+”、“技能+”四协同育人平台和“课、练、训、赛”四位一体育人机制;专业教育立足浙江,辐射全国,致力于培养既熟练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实务技能,又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与心理素质的新时代高层次人力资源管理专门人才。 2023-11-01
  •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2023专业介绍——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本科)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2023专业介绍——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本科) 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2023专业介绍——大数据工程技术专业(本科) 2024-01-04
  •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
    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介绍 本专业源于东北石油大学1960年首批创建的石油炼制专业,经历石油加工、化学工程等过程的发展,于1999年调整为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经过不断的建设,先后获批国家特色专业、黑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及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大力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以石油石化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科技实践能力和锻炼学生创新思维为两翼的石油化工人才培养特色。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获奖等级与数量位列全国前茅,本专业学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率均超过92%,深造率超过25%。 2025-02-20
进入专业介绍首页
  • 高考志愿填报本科线下在线报名福州工商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可考公考研
    高考志愿填报本科线下在线报名福州工商学院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可考公考研 高考放榜后,成绩处于本科线以下的同学可能有些失落,觉得与本科院校无缘。但其实,仍有一些途径和学校可供选择。虽然选择范围相对有限,但只要用心挖掘,合理填报志愿,还是有可能实现本科梦想,或为未来的学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高考成绩在本科线下有哪些院校可供选择。 2025-06-27
  • 如何调节高考失利后的心情?
    如何调节高考失利后的心情? 高考失利或许会让我们感到不自信、失落、沮丧。然而我们要明白高考失利不等于失败,既然高考失利已成事实,无法改变,那我们能做的就是接受现实,调整好自己。 2023-07-20
  • 如果高考结束没有考上大学怎么办?
    如果高考结束没有考上大学怎么办? 随着高考录取结果的揭晓,对于那些未能如愿以偿的考生来说,这一结果可能带来了不小的心理冲击。但请记住,这并不是你们追梦之旅的终点,而是另一段探索旅程的起点。今天,就跟随小编的视角,一同探讨在高考未被大学录取的情况下,如何重新定位自己,规划未来的路径。 2024-10-11
  • 高考补录未果考生可以采取什么策略?
    高考补录未果考生可以采取什么策略? 专科补录阶段已接近尾声,众多院校已陆续公布了补录学生的名单。学生可以通过补录招生网站或各校官网查询自己的录取情况。对于那些在补录时选择了热门专业而未能成功的同学,他们仍有几条路径可以选择。 2024-11-18
进入招生章程首页
  • 2025福建高考地理真题
    2025福建高考地理真题 2025年福建高考将于6月7日至9日举行,福建高考地理采用的是福建卷。同学们可以持续关注福建高考平台,我们会在考后第一时间公布考试真题与答案,以便考生们第一时间掌握自己的考试情况,为后续升学规划和志愿填报提供 2025-05-12
  • 2025福建高考英语真题(新课标I卷)
    2025福建高考英语真题(新课标I卷) 2025年福建高考英语已顺利结束,福建高考英语采用的是新课标I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5-06-10
  • 2025福建高考语文真题(新课标I卷)
    2025福建高考语文真题(新课标I卷) 2025年福建高考语文已顺利结束,福建高考语文采用的是新课标I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5-06-11
  • 2025福建高考物理真题
    2025福建高考物理真题 2025年福建高考物理已顺利结束,福建高考物理采用的是福建卷,考试真题与答案已经公布,考生可以通过查阅真题和答案,了解自己的考试情况,为接下来的备考和志愿填报做好准备。更多高考资讯、高校最新政策、历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志愿填报等信息,请关注福建高考网。 2025-06-12
进入高考真题首页
  •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文史、理工类降分录取政策 本科批按照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招生的专业,原则上不降分录取。其中,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的航海类、公安类、司法类院校(专业),征求志愿录取后生源仍不足的,经批准,可在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下20分以内(含20分, 2020-07-24
  •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视频解读高考平行志愿政策
    福建省教育考试院发布视频解读高考平行志愿政策 出分日临近,如何填报志愿学生和家长纠结的问题。我省已实施平行志愿投档模式多年,但对于初次接触志愿填报的人而言,这一模式仍是比较陌生的,一不小心就会造成“高分低就”甚至落榜的遗憾。今天小编为大 2020-07-14
  • 宁德师范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宁德师范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专业录取要求】(一)外语语种要求:英语、商务英语专业只招收英语语种考生,其它专业不限考生的外语语种。非外语专业学生进校后只以英语作为公共基础外语安排教学。(二)外语成绩要求:报考英语、商务英语专业考生须 2019-06-05
  • 龙岩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龙岩学院2019年高考录取规则 第十七条 考生要求专业体检受限标准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患有下列疾病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1.严重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经手术治愈,或房室间隔缺损分流量少,动脉导管未闭 2019-06-05
进入高考政策首页
进入录取查询首页
进入就业情况首页
今讲高考升学

账号密码登录

其他登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