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复制山东模式?很难
实现异地高考、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口号在教育界已经喊了多年,但直到2012年,才终于让苦盼中的人们见到了一丝曙光。作为高考生源大省 ,山东率先出台异地高考改革方案 ,规定从2014年起,逐步统一全省各批次的录取控制分数线。同时 ,凡在山东省高中段有完整学习经历的非户籍考生均可在山东省就地(所就学的高中段学校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并与山东省考生享受同等的录取政策,山东就此成为全国首个“吃螃蟹”的省份。
山东为何要试水异地高考?最表面的原因是应对近些年生源的快速下降,从2010年起,山东实际平均本科录取比例就超过80% ,2011年超过了85%,2013年到2014年,山东高考生源将从最高峰的80万人下降至40万人,放开户籍限制,吸引更多外地考生参加山东高考,可以挽救一些生源不足的学校。
“这只能说是一个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山东想通过带头改革,逼着全国其他省份跟进改革,目标就是打破全国范围内户籍限制导致的考生受教育机会不公平,如果山东不带头,恐怕改革还会悬而未决。”市教育局一位关注异地高考的负责人表示,教育部早就有推动异地高考的思路,可是各省份迟迟不见动静,山东改革有着试点意义,要为其他省份树立标杆、提供经验。
但这位负责人也强调,异地高考在全国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教育资源最为集中的北京和上海能否复制山东改革模式。“教育界关于异地高考的争议分为两派,而且明显是京外人士支持、京内人士反对,京内人士能够列举出城市容量、不利于全国均衡教育 、挤占北京本地学生机会等诸多理由。”这位负责人说,北京、上海高校最为集中 ,本地学生的录取分数低,优质高校录取名额多,现实利益诱惑使京沪很难下定异地高考决心,“现在对于异地高考最热衷的省份,基本上都是传统考大学难的地区,今后局面可能是这些省份陆续改革,最后对北京、上海形成包围,到那时,异地高考改革才可能取得真正成功,但这个过程将会非常艰难。”
异地高考,没有监督会走样
每年高考前夕,都会有许多原本居住在录取分数线较高省份的考生,像“候鸟 ”一样转入录取分数线较低的省市复习迎考,这就形成了高考移民现象。异地高考与高考移民,是否在考取名校上,有着异曲同工的效果呢?
青岛58中考生郭媛今年就是在海南参加的高考,并被复旦大学录取,她在接受记者采访前犹豫了半天。“担心被别人误会成藏有猫腻的高考移民,但我在海南参加高考是完全符合规定的,而且经过公示,问心无愧。”郭媛告诉记者,她属于驻琼官兵子女,户口在上初中时就转到海南,在58中为借读生,她说自己的异地高考路并不像外界人想得那样容易 ,相反,她险些因为山东和海南截然不同的考试方式而崩溃。
郭媛原本并没有打算去海南考试,在58中文科班中稳居级部前30名的她,对于参加山东高考被名校录取,是很有信心的。“我在山东参加高考,冲击人大、复旦这种级别的大学应该问题不大,可老师说我户口在海南,高考只能回到海南,我就提前半年回到海南上高中。”郭媛到了海南以后,才发现当地高考实行按名次给分的标准分,高考试题内容也与山东出入很大,比如山东是文科综合试卷,海南是考六门单科,很多知识点是她以前没学过的,学习氛围也和山东截然不同。
“在海南一模考试成绩很差,我自信心差点被击垮,幸好及时调整过来。”郭媛慢慢适应了新的考试内容,她今年在海南高考排名全省文科第15名,而前15名中,只有她是在外地上高中的考生,其他考生都是海南当地学生,她认识的一些浙江、江苏 、湖南等地的外省考生参加海南高考,都考得不好,这说明外地考生在海南参加高考并不占优势 。
郭媛还见到了在海南高考前3天,才从山东回到海南备战高考的考生,结局很不理想,那名考生也很后悔,说还不如留在山东考试。“海南当地有不少中介非法办理高考移民,我就知道,有个外省学校派老师,到我所在的海南高中,找校领导谈,希望能够把一个班的学生都办到海南参加高考,最后被拒绝了,如果这些非法高考移民真的过来,肯定会侵害海南当地考生的合法权益。”郭媛说,海南教育部门出台了许多堵截高考移民的政策和措施,她认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异地高考,如果没有相应监督措施,那么异地高考就可能走样,加剧高考移民乱象。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