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教育频道北京5月15日电(记者 李婧)“48.28%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这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向媒体发发布的《青少年网络伤害课题研究》的调查结果。根据该课题的研究结果,网络里的色情信息对青春期的孩子的影响甚至大过暴力信息。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网络伤害和网络违法犯罪日益增多,青少年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现实或潜在的危险。为此,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合作,于2008年5月——2009年5月开展了“青少年网络伤害问题研究”的课题项目。
该课题研究成果显示:48.28%的青少年接触过黄色网站;43.39%的青少年收到过含有暴力、色情、恐吓、教唆、引诱等内容的电子邮件或电子贺卡;14.49%的青少年因为相信了网上的虚假信息造成了财物或身心的伤害。可见,色情信息和暴力信息是青少年遭受网络伤害的两大因素。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由于网络传播成本越来越低,传播手法更加隐蔽和快速,一些人出于不良目的将信息垃圾发送到他人的信箱或放在网上公告栏系统等一些信息发布点,青少年成为被动的受害者。
课题组专家介绍,根据北京市海淀区法院的统计,抢劫罪的数量在1999年以后上升为未成年人犯罪之首,性犯罪的案例近年来也有所增加,这两种未成年人犯罪类型八成左右都与网络有关。暴力、色情等有害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比较多,尤其对于未成年人而言,长期的砍杀,爆破,飙车,互相的打斗,枪战等游戏会使未成年人的道德认知发生错位,逐渐的认为网络中的砍杀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合理的。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对异性比较感兴趣。网络里的色情信息对青春期的孩子的影响甚至大过暴力信息。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动机就是受到网络中淫秽信息的诱惑,实施一些强奸类的犯罪。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所提供的所有高考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