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细节接二连三地上演:拒绝家长陪考;考完一门就给本报发短信播报,发挥不好,自我加油一下;超常发挥,更要显摆一下;午休间隙,心心念念的是考完在哪儿High,瞧,本报的“高考生祈梦摇滚节”讨票短信大多都是考生直接发来的。
有人说,“60后”考生一边干农活,一边参加高考;“70后”考生一边帮家里做家务,一边备考;“80后”考生则一心一意扑在高考上;而我们旁观两天高考众生相,“90后”考生表现出来的是:看“轻”高考,享受高考。
来自省教育考试院此前发布的数据,今年浙江报名高考的34.8万考生,比去年整整少了5万人。尽管有关人士分析,此次高考报名人数锐减是全国性的,与生育高峰有关,全国减少了30多万。但有一种观点得到很多人承认,在金融危机下,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突围,不少地方冒出了“新读书无用论”,尤其对农村考生影响较大。读大学,投入与产出的性价比,他们需要更好地掂量一下了。
今年浙江高考录取率将创新高,八成以上考生都能上大学,也许就因为如此,很多城市的孩子反而越来越接受了“全球范围填报升学志愿”的新观点,今年即将在6月13日、14日登场的浙江第16届国际教育展就首次打响了这个概念,将100余所海外院校和100余所国内高校同台设展,方便考生咨询。
在高考前夕,一些重点学校的考生整班不回教室,出现空巢现象,他们都奔美国高考去了。光杭州二中一所学校,今年高三年级就有40多位学生放弃高考,提前拿到美国等海外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而重庆某中学爆出一个高三班有29名学生通过了托福考试的现象。难怪昨天考场外,一位班主任说了这样一番话“对现在的孩子来说,高考‘独木桥’的意识不如以前那么强烈。”
一位考生昨天结束高考后,给本报发来这样的短信“只要自己努力了,万一考得不理想也没什么遗憾和后悔的。高考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的确,高考是人生中一次重要机会,但心理更独立、更自我的90后一代来说,社会成才的多元化,高考已走下了“鲤鱼跳龙门”的神坛。所以,他们更愿意以平和的心态享受高考,励志高考,借用昨晚一考生给本报发来的短信——
高考结束了…12年的寒窗苦读就为了这2天的考试…不管结果如何…我们都要继续努力…学习是一辈子的事…——159××××8396(记者/王慧华)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