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考(论坛)的结束,前两个月还被考试压得透不过气来的考生们摇身一变,成了一支消费大军:换新衣,聚餐,买电子产品……把消费市场搅得格外热闹。考生和家长们的消费热情,点燃了“高考后经济”,引来众商家分享这市场的盛宴。“唱歌、聚餐、打游戏”,这是很多毕业生在这个暑假的“狂欢计划”。高考过后,不少KTV里的消费者中,来放松的考生明显增多。一家KTV的老板说,自从高考过后,他的生意就一天比一天好,每天从下午开始,三五成群的学生不断光顾,晚上的生意更是好得不得了。
尽管还没有见到通知书,但因为孩子的成绩理想、稳上大学的家长们已经开始忙着给考生添置新的装备了,尤其是电子产品,已经掀起了一轮购物的高潮。目前,手机、MP4、数码相机、电脑这“四大件”已经成了热门销售产品。
虽然大规模的“谢师宴”还没有拉开序幕,学生们自己组织的“校友宴”、“告别宴”已经让一些饭店的生意开始火爆。这些“告别宴”上的考生们或者独资宴客,或者凑份子聚餐,每席酒菜多在100~300元之间,而这些钱大多都是父母给的。
家长:痛并快乐着
高考前,家长为了孩子的前程一掷千金;高考后,以放松、释压为名的各种消费还在不断升级,家长们不得不继续为“高考后经济”埋单。“孩子为备战高考,过了一年多的苦行僧式的生活,不要说出远门,连正常休息日都没有过。现在高考结束,‘犒劳’下孩子也是应该的。”实际上,出于奖励、慰问孩子的心态,使不少家长选择了助推“高考后经济”的消费行为。还有一些家长是出于对孩子未来成长的考虑,比如购买数码产品等硬件上的配备,和参加培训班等软件上的投入,家长们的心态普遍是“多学一点没有坏处”。
话是这样说,但高考结束后,家长投入的一系列“消费账单“:电脑、手机、衣物、旅游经费、谢师宴……高额的消费,对于一般家庭来说,称为“经济负担”尤不为过。
市场:需合理引导
“高考后经济”往往是一个考生家庭的消费经历破茧成蝶的结果。在高考前,考生们莫不是寒窗青灯,家长们也大多陪伴终日,这时家庭的消费往往处于蛰伏期,外出旅游、朋友应酬、商场购物等都会缩减到极致。而在高考后,这些消费出现井喷式的涌现,由此形成一个推动市场的经济现象,甚至使部分行业由淡季而转旺,这是弥补式的消费,也是创造性的消费。
相关人士认为,考生的消费行为普遍有趋同的势头,往往是一个同学发起去某地旅游,大家群起响应,或者是一个孩子购买了某款商品,大家竞相效仿。在这种趋同的消费行为下,也容易诱发攀比、竞赛等不理性的集体消费。作为商家,尽管在现实中把握了商机,但也要注重“商德”。因为高考后经济的消费者群体具有特殊性,他们需要商家、社会和媒体的正确引导,以免产生负面影响。也有人认为,“高考后经济”火热的背后是教育思维的“偏航”、对物欲诱惑的迷茫,其降温有赖于人们对成才方式、教育理念、人生目标与追求的理性回归。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