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招生咨询大会现场。一些重点名校的咨询台前摩肩接踵,场面尤为火爆。
6月20日,江苏省2009年高等院校招生咨询会和南京市中招咨询大会同时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两个“大集”碰碰撞,吸引了数万名家长和考生冒着酷暑前来打探消息。
鲜明对比:楼上冷清楼下火爆
早晨9点不到,中招咨询大厅里已是人声鼎沸,上百所学校摊位前挤满了前来咨询的家长和考生,几所名校更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学校招生负责人轮番上阵,和家长、考生面对面交流。还有不少学校打出牌子:周日下周一在校内继续接受咨询。
而楼上的高招咨询会则要相对冷清。“这里人多,画面拍下来会好看些。”一位电视台同行在中国药科大学摊位前架起了摄像机。他告诉记者,往年镜头随便朝哪里扫,都是人挤人,今年还要挑一下才能拍。
资料显示,南京参加今年高考(论坛)3.7万余人,而参加中考的则有5.7万人,中考考生在人数上占优。再就是时间影响着人气。有关人士认为,昨天中招咨询是填志愿前的最后一次咨询,今天考生就要填报志愿了,考生和家长自然很热切。而高招咨询会呢?往年都是等到成绩公布后才开,今年不知什么原因提前了,而前不久刚开过一场同样的高招咨询会,考生和家长没热情,不冷才怪。香港城市大学招生人员告诉记者,江苏是成绩出来后填高招志愿,挑这个时候开咨询会,学校和家长都很盲目,“没有多大意义。如果明年还是这样,我们将不会来参会。”
中招:考生别被预估线“忽悠”
“南师附中685分,金陵中学680分,一中670分,中华中学650分,29中650分……”中招咨询会现场,无疑成了打探各中学预估线的“战场”。
“现在分数其实没办法预估,因为试卷还没有批改。”南京市招办副主任黄盛万说,比较科学的做法是,考生参照各学校往年的分数线,再根据自己在本校的排名来填报。今年的分数线会不会有大的起伏?黄盛万认为不会。虽说今年体育分值比去年增加了10分,造成中考总分提高了10分,但是,今年有几门试卷的难度比去年稍高。
“既然预估线不准,为什么不采取知道分数后再填报志愿的方法呢?”家长胡先生问。黄盛万解释,以前南京是考前填志愿,那样盲目性太大。近5年来,采取考后估分填志愿,对好的学校没有太大影响,而中等偏下的学校则会收到一部分好生源,办学积极性提高了。如果知道分数后填志愿,那样会造成好生源过度集中,对于高中阶段学校的均衡发展不利,而且也可能使得更多的高分考生落榜。
在金陵中学咨询摊位前,锁着眉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孩子预估分685,金中预估线680分,万一孩子估分估高了,线下5分就要交3万元赞助费。而他们家在龙江,距离29中很近,而且这所学校文科不错。“第一志愿到底填什么好呢?”张先生举棋不定。
南航附中教科室主任蒋鸣认为,对于这样的考生,不一定非上名校不可,如果勉强进去,孩子极有可能学习比较吃力,在“陪读”的过程中慢慢丧失自信心,如果选择知名度稍低点的学校,可能就是“领跑”,孩子将不断获得成就感。因此,“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高招:掌握“别别窍”再填志愿
由于高考才结束,考生对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并没有太大把握,高校对今年分数线能到多少也同样没数。但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招办负责人认为,咨询会离正式填志愿还有几天时间,能够上会咨询并获得院校招生信息,家长和考生可以有充分时间去分析、消化,划定一批适合自己的学校、专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数据库”,有助于分数出来后第一时间与报考院校联系。南京师范大学招生科负责人建议,此时可以问问各校往年在每个批次中的排名情况。分数具有动态性,每年都会不同,但由于江苏实行的是平行志愿填报,排名就相对稳定。以南师大为例,在省内排名3万名之内的可以报考南师大本一批次专业,6万名可以报本二批次。
“是不是提前批次填了后,本一本二就不用填了;或者本一分数达到了,就可以不填本二了。”记者在现场发现,存在这样的误区的家长有不少。省教育考试院高校招生处副处长袁桂华提醒,考生提前批次、本一批次、本二批次都要填。“宁可多填不要少填,浪费一个志愿没关系,少填了一个就少了一次机会,太可惜!”
“平行志愿有三个志愿,是不是有三次机会啊?”这也是现场家长问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省教育考试院副院长霍宝柱解释,实际同一批次中A、B、C三个志愿考生只有一次机会,如果符合A志愿院校的投档条件,那么就向该院校投档;如果后来又被这所院校退档了,那就不可能再投到B或者C志愿院校了,因为本批次该考生已经享受过一次投档机会了。所以,考生填报志愿时一定要拉开梯度。“一般来说,从A到C呈下降的梯度,C志愿为保底志愿,这样会增大被投出的机会。”
港校:招生计划及奖学金不减
港校到内地招生是这几年的一大热点。记者在现场看到,港校的咨询摊位前人气颇旺。尽管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港校在江苏省的招生计划和奖学金政策并没有受到影响。香港城市大学招生负责人卓燕介绍,学校今年在江苏招生17人,比去年还增加一人,创意媒体学院还是首次在江苏招生。奖学金政策也和去年基本一致,考生的成绩高出本一线65分以上或全省排名前100名以内,学费全免;高出本一线39分或以上,学费半免。
“在内地上学,拿香港文凭。”一种新的合作办法模式受到了考生和家长的青睐,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的摊位前就聚集了众多咨询者。这家由内地与香港高等教育界合作创办的首家大学,主要招收综合素质高、大学毕业后希望去港澳或海外大学继续深造的学生。该校陈焕贤副校长介绍,学校内地校址设在珠海,学生入学后接受的是全英文授课的“全人教育”,毕业后可获颁香港浸会大学学士学位,并有机会到港澳或澳洲、英国等海外多所高校就读硕士课程。“而且,我们的学费一年5万元,比在香港读书要优惠一半。”
家长忙昏头,考生很悠闲
跟往年差不多,不管是中招还是高招咨询会,咨询的“主角”多是家长。他们看到学校就问,见到资料就拿,不少人手中都捧着或提着大包小包的资料。而考生们大多数甩着两个膀子跟在后面,显得很悠闲,父母在学校摊位前发问时,他们往往在一边看着,很少问问题。
一位姓邵的先生说,女儿正在家上网,让她一起来咨询会看看她不愿意,想想刚刚忙完高考的她也够累的,就算了。在南京大学摊位前,正拉着工作人员仔细咨询的盛先生告诉记者,小孩说咨询会上人挤人的,就让他做全权代表了。来自苏州木渎中学的小潘是一家三口全上阵,因为弄错时间,他们前天就从苏州赶到南京,又不愿再来回跑,结果在宾馆住了两天。小潘预估自己的分数在400分以上,她属意的学校有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她父母比较开明,说考什么学校、专业由女儿自己拿主意,他们不干预。
专家提醒家长,选学校和专业时,家长最好只提供参考意见,不要将自己的愿望、喜好或判断强加到孩子身上。毕竟,学业要靠学生自己去完成,如果强迫听从自己的意见,子女录取后可能会有抵触情绪,以致影响学习,反而违背了父母的初衷。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