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每年高考(论坛)都有一定数量的考生弃考,只是“84万”在今年显得格外醒目。金融危机使国外学校热情大增,部分学生随即转投国外高校深造;部分学生看到高考后高额的学费“理性”弃考,早下市场打拼;部分学生辛苦数载,想到大学读完也进不了就业天堂,因此过高考之门而不入……每一种弃考理由都有待考究,或者“人生选择多元化、教育多元化的时代”已经悄悄从这一年拉开帷幕?
6月2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教育部学生司副司长姜钢透露出了让人惊愕的两个数据,今年高考报名人数约为1020万名,比去年减少了40万人。其中,在今年834万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未参加高考报名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竟高达84万人。
在就业率仅为45%的大背景下,“84万”这个数字极其扎眼。姜钢谈到导致报名人数下降时表示,跟适龄人口减少有关。但对84万名弃考生并未多做解释,只是明确地表示,“不同意”将原因归咎于就业难。
事实是否如此呢?
上大学不如打工?
身材不高但很健壮、皮肤黝黑、眼神中带有一丝稚嫩,19岁的王刚是河北省某装修公司最小的员工。而两个月前,他还坐在教室里和同学们一起复习功课。
作为“84万分之一”的他,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更没有意识到84万个“自己”让教育部饱受质疑。在他看来,不参加高考太正常了,完全就是出于自己本人的意愿。
王刚来自河北省的一个农村,刚刚从当地的一所普通高中毕业。该学校在县里属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类型,用王刚自己的话讲:如果能有10个人上了二本线,校长就要开瓶酒庆祝一番。
王刚的成绩在年级里处于中游,如果努力的话也许能爬上专科线。“大概能上市里的师专吧。”他说。
据王刚介绍,师专招生分数线比专科线还要略低,前来“镀金”的学生特别多。但每年从本科毕业的师范类学生就数以万计,师专出来的学生找工作特别困难。就算到村里教小学还要托关系。“现在处于小学年龄段的小朋友远远不能与10年前相比,很多农村已经把村里的小学和邻村合并了。很多老师都下岗了,又何谈招聘呢。”他说。
深思熟虑之后,王刚选择了放弃高考,父亲也同意了他的决定,并托人给他找了一个装修的活计。“现在挺好,不用再花家里的钱了,每个月还能给爸爸寄回几百块。等同学们都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可能已经攒了几万元了。”王刚说。他暗暗决定,等钱攒够了就去学一门技术,然后去广东“闯天下”。
“洋高考”风头渐显
与王刚不同,一些弃考的学生是因为参加了“洋高考”。
在重庆巴蜀中学高三年级有一个班叫国际班。临近高考时,该班的29名学生没有像其他学生一样挑灯夜读,而是在忙着办赴美签证。
据该班班主任余盈介绍,全班29个同学参加了“洋高考”,并在上个月陆续获得了美国前100名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我们学校高三留学的学生今年明显增多了。”余盈说,“有的孩子从高一开始就为留学作准备了,在高二的时候申请成为交换生,到美国的中学学习一年,全方位地了解当地的升学情况和社会生活。也有部分学生是高三开始准备托福考试,考虑留学的。”
最先设置美国高考重庆考试中心的重庆中美学校副校长黄启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透露,今年有39个学生报名参加美国高考,目前已经有15个学生通过考试。这些学生一般都是高三上学期开始到中美学校参加课程培训,学生一般采取保留本地中学的学籍,但放弃国内高考,以准备留学。
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北京。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北京参加“美国高考”的高中生超过3000人,不少人高考前便顺利获得美国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一位全力支持孩子留学的家长表示,从大学的世界排名和综合性发展来看,国内的大学不及美国高校有竞争实力。“孩子花同样的力气准备高考,可能在国内只能上一般本科,而考美国高校可能效果更好。”
另一位李姓家长则表示,自己的孩子很优秀,但是并不适合应试教育,在考场上常常会出现一些大纰漏。“在分数这把单一标尺的衡量下,我们不再奢望他能考进国内的名牌大学,更谈不上规划自己的未来,选择另辟蹊径反而成功率会更高。”
就业难因素肯定存在
“84万人放弃高考的因素有很多,其中肯定有就业难的因素。”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直言。
王智勇指出,这种情况对于低收入家庭尤为显著。“在未来的3~4年中付出精力、金钱,最终获得的却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他们对考大学的欲望肯定会有所降低。”
儿子与王刚同龄的李先生跟记者算了一笔“教育账”:培养一名大学生,义务教育阶段以外的教育投入至少8万元。现在大学生就业难,起薪按2000元计算,即使薪酬逐年递增,至少也需要七八年才能使教育投入“回本”。“大学阶段投入是最多的。孩子考不上好大学,还不如早点就业。”李先生说。
尽管金钱回报与受教育学知识不能如此赤裸裸地画上等号,但分配制度的结束和就业神话的破灭,还是让不少家长开始质疑大学在新时代的就业含金量。他们的眼光更多地被包就业包分配的职业教育所吸引。这些学校的广告,也反复自称比普通大学要好。
“现在很多职业技术学校的地位开始提升,与专科大学地位不相上下。但往往职业技术学校收费更低,而且介绍工作,所以专科学校受冲击最大。随着就业困难加剧,大学生里面的农村学生比例可能真的会降到新的低点。”重庆市永川区双石中学校长李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据2005年的一份统计显示,城市户籍人口中有67.1%的人能够继续升学,并有15.9%的人达到大学及以上学历。而在农村户籍人口中,对应的比例则下滑到了26.8%和3%。
大学优势依然健在
近年来,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也让很多人改变了原有的观念。大学生找工作似乎不如技术工人来得快。原本只能通过上大学才能找到好工作的观念正在逐步发生转变。也正是由于这种情况,网络和一些媒体甚至发表了“大学无用”、“读书无用”的论调。
大学真的失去了竞争力吗?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高校的教育体制的确存在问题,其中1/3是过时课程,1/3是无用的课程,剩下的1/3具体有没有用也要看今后的就业是否对口。“因此,要想促进就业和创业,我国的教育体制必须改革。”
相反,王智勇给出了否定的回答。他说:“不能否认分流对找工作的作用。但是放弃高考只不过是社会湍流的一个小小的分支,长远来看它并不能成为主流,大学的天然优势依然存在。”
王智勇指出,如果想在大中城市立足,还是读大学更为可靠。技术工人虽然在目前可以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但是他们缺少的是知识的积累。我国正面临着产业转型阶段,如果发生了转型,技术工人是否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经历了系统教育的大学生在适应能力上要远远超过技术工人。在王智勇看来,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并没有过去。
另外,有参加“洋高考”意愿的学生也不应盲目跟风。与中国高考相比,“洋高考”并不简单。有报道称,洋高考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语言类考核,不同语言国家都有自己的语言考试;第二类是类似于中国高考的普通教育考试,当然这种考试并非所有国家都要求。另外,“洋高考”除了统一考试,还必须经历“自主招生”:各所国外高校会根据各自的不同要求和标准,有针对性地筛选学生。
出国留学类
趋势静观:尽管受到金融危机影响,2008年去美国留学的大学生数量和增速依然处在第一位。英国、澳大利亚紧随其后。
为吸引一流人才留学,赴美签证政策开始逐步松动。以往,中国留学生如果希望进入美国名校,托福SAT成绩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进入2009年,美国多所知名大学,联合跨国教育集团在国内直接开设本校的入学考试,结束了只通过英语(论坛)成绩来衡量优秀学生的时代,使更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获得录取机会。
财力抉择:不过高回报也是要建立在高付出的基础上的。赴美留学每年大约要花费14万~28万人民币;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分别为18万~25万和11.5万~15.8万之间。
如果您没有那么多闲钱的话,可以选择非英语国家,如德国、法国、韩国等,这些地区的留学费用相对较低,仅为每年3万~10万之间,其中德国最低。不过在我国学习这些国家语言的机会很少,语言关可能会让您付出更大的精力。而且这些国家都不是移民国家,学成后留在当地定居的机会比较少。
前景建议:如果对艺术感兴趣,不妨多学习学习。随着我国就业市场对艺术人才需求行情的不断看涨,一些设计类行业,如多媒体艺术设计、广告设计等开始崭露头角,专业人才的身价也水涨船高。一些新兴行当,如艺术经纪工作、文化经纪人、影视表演经纪人等,都有着相当宽广的发展空间。如果实在没有兴趣,也可以选择心理学专业,金融财经类和管理类等比较热门的专业。反正这些都是未来前景的大趋势。
国内高职类
选择理由:没有那么多钱,也没有外语细胞怎么办,还有一条路就是上国内高职院校。
收支比较:高职院校的整个花费要比大学略低,目前绝大部分专业的学费为3400元~3800元/年,学费最高的专业为目前较为热门的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学费为5800元/年。
高职一般只需要上2~3年就可以毕业了。年薪与如今的本科生相差并不大。据麦可思公司的统计显示,2009年已签约的高职生年薪在1600元~2030元之间,而本科生的年薪则在1800元~2200元之间。
前景预设:但是要想在高职院校找到一个好专业也并不容易,因此在选择专业时一定要擦亮眼睛。麦可思公司总裁王伯庆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因为我国的高职院校很多、很杂,良莠不齐。大多数专业都放在了文科,但这些文科专业与本科生相比并没有竞争优势。因此,王伯庆建议,读高职不要选择法学等文科专业,一定要选择制造类或者实用技术类专业。
据麦可思的统计显示,截至5月底,签约率最高的五个行业为,制造业、电子信息服务业、建筑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文化体育教育和娱乐业。
排在前十位的专业则为,能源类、公安指挥类、石油与天然气类、卫生管理类、水利水电设备类、矿业工程类、水上运输类、水利工程与管理类、铁道运输类和城市轨道运输类。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