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又将是高考(论坛)放榜的日子,人们对高考结果和"状元"充满了无限期待。但在上月,东莞市教育部门一道令下--今年起一律不允许学校再提"状元"二字,学校在高考成绩放榜时不能以"高考状元"作为焦点。
禁提"高考状元"的指令很多年前就有,但"状元"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这就给人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状元"的提法真的就有危害吗?它屡禁不止的原因又是什么?在官方要求"不提"之后,是不是就能挡住大众对"状元"的关注,阻止学校或商家的借机炒作?
王春芳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副教授梁小兰家长代表倌惩馄笞芫理助理兼翻译胡可强华南师范大学传播系学生周丽诗中山市一中比比西网友
东莞教育部门禁提 "状元"的理由是,不要给学生造成太大的压力。你认为,"高考状元"的提法和炒作存不存在危害?理由是什么?
"热炒"易树畸形标杆让人产生功利心
王春芳:从学生角度而言,这种提法是不正常的 。"高考状元"考试成绩当然非常优秀,但是取得这成绩的代价可能是成天埋头于书本、试题,而别的方面鲜有涉及,甚至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另外,从知识结构来看,"高考状元"学生的知识大多是不完整的,不是全面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大肆炒作"高考状元",有可能树立了畸形标杆。
周丽诗:"高考状元"的商业味道越来越浓,很多产品都找他们来代言。但是,这有点不公平。首先,"高考状元"是成绩非常优异的学生的个别例子,但紧随其后的那部分同样优异的学生却被忽略了,没有人去表扬他们。其次,大多数学生的成绩尽管没有达到"状元"层次,但也能够考到自己理想的大学,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就已经是成功了。商家如果过度渲染 "状元",会给我们心理上造成一定压力,会感觉社会只关注第一,而忽略其他同样优秀的学生,造成了大家的功利心。
提"状元"没问题就怕心态不对
胡可强:我觉得不存在什么危害,这考试得了第一,不就是"状元"嘛,干吗不让提呀,不提"状元"提"第一"就可以了吗?既然有高考,那么考得最好的人为什么要藏着掖着呢?所以,什么提法不是危害不危害的关键,关键是大家能不能用平和的心态对待这个问题。我觉得"高考状元"本来就是出类拔萃的,能够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受到关注、成为焦点也是合情合理的。
"状元"既是压力也是动力
梁小兰:"高考状元"这个提法对学生的影响,要从两方面来看。凡事都有好有坏,"高考状元"会对学生造成压力,但同时也是动力,没有竞争又何来成绩?但有些受不了压力的学生,心理防线会经受考验,这些都来自于家长、老师和学校对他们的期盼,或他们自身的愿望。我认为,对于强者来说,这并没有危害;但对弱者,恐怕是雪上加霜。
多年前,重庆市甚至出台条例草案禁止炒作"高考状元",后来该条例又被取消,因为该条例很难执行。你觉得"状元"热炒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禁提令堵得住人们的口吗?
利益驱使"禁令"堵不住嘴
王春芳:家长对"高考状元"的关注,来自家长对自己小孩的一种期盼,期望借助"高考状元"的榜样来激励自己的小孩向"状元"的方向发展;商家对"高考状元"的关注来自商家本身的利益,借助 "高考状元"的名声来达到宣传自己商品的目的;学校对"高考状元"的关注来自于同类学校的竞争,"高考状元"对学校是一块很好的宣传牌子,打出"高考状元"的旗号,学校的名气也就更大,报读这个学校的学生也会跟着水涨船高,学校的声誉也会更好。所以,关于"状元"的热炒行为屡禁不绝。
东莞教育部门的做法出发点是好的,但实际上是治标不治本,只要社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变,人们的观念不变,即使出台了相关政策禁止,官方不提,人们私底下还是会提,换个名词再提,这类信息还是会通过人们的口耳相传传出去。
不炒作"状元"先让高考进入常态
比比西:对高考以及围绕高考所产生的各种关注,其实是"不由自主"的,要想不炒作"高考状元",必先治疗高考。因为,"状元"是从高考这个链条上生产出来的--如果高考不"疯狂","状元"也不会引起这么多人的疯狂。如今在"状元"身上,"寄托"着多少利益啊--考生的锦绣前程,家长的望子成龙,学校的"教导有方",政府的"增光添彩",商家的锦上添花……状元如此 "重要",怎不叫人趋之若鹜?可以说,什么时候让高考进入常态、处于理性状态了,什么时候人们的"状元"情结自然就会大为减退。
关注"状元"的动机符合社会规律
胡可强:"高考状元"往往被当作人才,学校拿"状元"来做招牌也是符合常理的;而大众对"状元"的关注就是一般受众的心理,"高考状元"也可以说是稀奇的,奇人奇事,自然就会去关注去了解;而商家为达到宣传目的,就像之前某品牌学习机请了一批 "高考状元"做广告,这算是一种心理暗示吧,所选择的广告词也是很有引导性质的--某某学习机,载我通向成功之路。
这些目的或者动机,我觉得符合竞争规律或者市场规律,对"高考状元"的关注和对各类明星的关注属同一性质,在商业化大潮中,其实也不该禁止,只要不过度炒作挖掘就行。
有人说,对"高考状元"合理地炒作,也是有益的。对"合理炒作"你有怎样的界定?
"状元"本身"片面"怎么"炒"都不合理
王春芳:从"合理炒作"的说法上来看,就是一个冠冕堂皇的事情,对"高考状元"无论是怎样的炒作都不合理,说成绩好吗?那是片面的知识结构,本身就是不合理的。
合理报道有助提高读书地位
比比西:对于"高考状元",就算没有官方的公布,社会上还是对高考情况一清二楚的。其实,对于"高考状元"我们应该更多地看到其积极的一面。首先,"高考状元"唤起社会对知识的重视,现代社会对知识的重视还是很不够的,能赚钱会唱歌的孩子成为大家追捧的对象,而对"高考状元"适当的追捧,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读书的地位。另外,"高考状元"的培养,"高考状元"的学习情况以及经验都是受大家所关注的,不能因为一段时间媒体曝光过多就认为是"热炒",这反映出社会对"高考状元"理性的认识,只要遵循客观事实,相信是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迪的。
所谓合理就是找到"状元"价值
胡可强:所谓的合理性,就是说问题不在于"高考状元"应不应该宣传,而在于有没有宣传价值。"高考状元"身上不一定有多少可供他人学习的经验,非"高考状元"身上可能有不少可供他人借鉴的经验。人们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可供多数人学习的经验上。特别是媒体,不要为报道而报道,特地拔高"状元",只要还原真实的"状元"就行了,而且"平民状元"更具有示范性。
合理要视乎承受力
梁小兰:合理两字很难界定。人本来就是天底下最复杂的动物,各人想法都不一样,承受力也不一样。这合理二字只能平心而论,不然律师就没饭吃了。一字之差可以有天渊之别,同一辩论出自不同的嘴,味道也截然不同。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