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梦寐以求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没想到还同时收到一个既有银行卡还有手机卡的“大礼包”。近日,我省十余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中,不约而同地夹带了特定的“银行卡”和“手机卡”。虽然学校声称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开通号码,但同时称,如果不开通,又可能收不到学校发送的信息。不少家长和学生怀疑此举有强制消费的嫌疑。(8月3日楚天都市报)
现在的大学招生服务真是越来越周到了,除了入学通知书外,还为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想,“附赠”了生活必须的银行卡和手机卡。这样的温暖的人性化服务应该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称赞和支持才是,为什么却遭多数人质疑呢?
哦,原来通知书里“附赠品”有强制消费之嫌。“虽然学校声称学生可以自愿选择是否开通号码,但同时称,如果不开通,又可能收不到学校发送的信息。”这是一句很矛盾很搞笑的规定,学校美其名曰学生可以自愿,但你把信息都发在上面了,学生不买就得不到信息,那谁还会去吝啬这几十块钱呢?真可谓是,软刀子杀人,让人不得不着道啊!
当然,我们并不否认高校此种做法是为了更好的对学生进行统一管理。但是,随着现在高校中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强制学生办信用卡、奖学金打入指定银行卡的现象已经层出不穷,难道学校真的就是义务免费为这些运营商提供宣传阵地,他们背后更多的恐怕是运营商反馈的利益和好处吧?
学校本是教书育人的神圣之地,本是不应该与这些有着相关的经济利益的商业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但“学校不但在通知书中夹带了银行卡、手机卡,甚至连通知书上都印着通讯运营商的广告,”这不是学校的“市场化”,而是学校自毁形象,对教育的玷污。2007年,南开大学曾因在通知书中夹带“移动通信运营商的宣传光碟和价值10元的优惠卡”而引起轩然大波。不少学生认为,在录取通知书中投入特定的手机卡,与南开大学事件有过之而无不及。
学校应该多在培养人才上花心思,下功夫,而不是想方设法从学生身上获取利益。面对可爱的孩子,善良的家长,请让录取通知书少些商业化,还它纯净的本来面目吧!
福建高考招生信息网提供高考填报志愿、高考成绩查询、高考录取、历年高考分数线、高考政策、高考招生计划、福建高考招生、补录、扩招、高考计划外招生、福建高考、高考招生信息、高考试卷答案、高考试题、全国高校信息查询等各项服务。http://www.555edu.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