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四川大学召开第七次党代会,对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提出新的规划。从会上获悉,四川大学将开创新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个性化的教学改革,用 “小班化”、“全英文化”的授课来培养学生。
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介绍说,按照四川大学制定的发展战略,到2020年,学校要建成国家自主创新的前沿、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高层决策咨询的智囊,要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研究型综合大学。未来五年,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时期,学校将着重在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学科建设水平等方面进行提升。
在人才培养方面,学校要开创新的培养模式,设立“学术研究型”、“创新探索型”、“实践应用型”三大课程体系,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制定个性化的课程。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逐步增加“小班课”的比重,实行一个班只有20—25人的小班化精英教育。学校可以把招生、编班和课程设置联系起来,在小班里,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课程,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上课。
“小班化”教学是国际一流大学常用的方式,杨泉明说,川大除对此进行探索外,教学改革更要强调“国际化”。学校将通过与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实质性地合作办学,提高学生海外访学或出国留学比例。同时,让师资队伍也“国际化”,通过实施“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海外名校研修项目”,让优秀教师出国进修培训和参与高水平国际合作,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培训教师回到学校后,要能够对学生开展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化”授课,学校要开设全英文教学的国际化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