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一结束,和放松下来的考生们相比,接着开始紧张的换成了老师——高考阅卷老师。对许多考生和家长来说,严格封闭的高考阅卷现场充满了神秘感。昨日,采访多名老师,请他们揭秘高考阅卷那一段“累并快乐着的”日子。
【“五问”揭秘】
一问:
二问:三问:
泉州“出动”多少人?
许多人会问,今年高考阅卷,泉州到底“出动”多少老师?他们来自哪里?
记者了解到,泉州共派出阅卷老师162名,其中文科老师130人,理科老师32人。具体科目为语文90人、数学25人、英语30人、政治3人、历史4人、地理3人、物理5人、化学1人、生物1人。
老师们说,由于文科语文需要的人数较多,出现了“一边倒”的现象,语文阅卷老师占大头。相比之下,理综、文综需要的人数不多,比如说化学、生物,两科仅各需要1人,少得“可怜”,这是因为相关科目需要评阅的部分不多。
二问:
需符合啥条件?
市教科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每年的高考阅卷老师是由省里统一以名额分配的形式下发到各地的,我市的名额一般分布在市教科所以及全市各地达标学校。各学校拿到名额安排之后,推荐准备派出的老师,最终名单交由省里统一确定。
根据相关条件,参加阅卷的老师一般需具备中高级职称,是学校里各方面表现优秀的老师。
三问:
有没有本科生阅卷?
对于网络上所称的其他省份出现“本科生评卷”一事,阅卷老师们说,福建阅卷点并没有出现这种状况,因为这是坚决不允许的。市教科所有关人士说,我省的高考阅卷教师,由中学一线老师和高校教师组成。按规定,除了高校教师、教授之外,高校研究生院的学生,也允许参加阅卷。
省高招办有关负责人也表示,今年我省设了三个高考阅卷点,有3000多名老师参加阅卷。在所有阅卷老师当中,中学一线教师的比例超过60%,但绝对没有本科生参加阅卷。
四问:
白天夜晚怎么过?
老师们说,按统一规定,每天到达阅卷点需严格凭《评卷工作证》出入,工作守则还明确规定,不得私自复印试题、答案、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等,更不允许把它们带出阅卷点。
在今年全省三个阅卷点中,福州大学安排数学和理科综合的阅卷,福建师范大学安排语文、英语、文科综合的阅卷,福建教育学院安排“高职单招”阅卷,所有的高考阅卷点都戒备森严,严格凭证入场。
陈老师评阅的是数学卷,因此分在福州大学。他说,由于住宿的地方与评卷点有一段距离,每天早上6时40分就得起床,早饭后7时30分统一坐车,8时左右抵达阅卷点。
陈老师和同伴们一连7天“作战”。他说,每天上午8时开始阅卷,至11时40分结束,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2时30分开始,至6时结束。“每天阅卷7小时,晚上回到宾馆,看一会儿电视就直接睡着了。”陈老师坦言,高考阅卷的工作量,对每位老师来说,还是蛮大的。
五问:
阅卷有无补贴?
“阅卷全部结束之后,每位老师领到了1000余元的费用。”老师们说,这是由省里统一发放的阅卷津贴。
每天工作强度不小,而且思维高度集中,老师们说,“一个字,累!” 在空调机房里评卷,环境清净舒适,但工作却一点也不轻松。有电脑监控系统统计老师每天的工作量,老师们连闲聊的时间都没有,机房里只有噼里啪啦的键盘声。到了休息时间,有些困得不行的老师将试卷锁定,趴在桌上休息一会儿,再继续改卷。
然而,大家心里还是开心的,阅卷的日子成为他们一段难忘的快乐回忆。“虽然我们阅卷时累了点,可考生们完全可以放心,评卷很公平。”老师们这样笑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