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教育厅2012年工作要点》日前出台。我省明确提出,今年将抓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我省将改进“高职单招”招生办法,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
同时,扩大普通高招大类招生试点范围,以减少因专业选择而造成考生退档情况的出现。考生按照大类进入高校后根据学习情况和个人兴趣爱好,在大二或大三时选择专业。
重点满足农村适龄幼儿入园需求
省教育厅明确,今年将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省级以上补助开工建设358所公办幼儿园,补助农村小学或教学点增设附属幼儿园1740个班,重点满足城乡结合部和农村适龄幼儿入园需求,鼓励企事业单位举办普惠性幼儿园。
完善并落实民办园扶持政策,引导各类幼儿园提供普惠性服务。出台学前教育机构审批管理办法、标准化园评估办法,力争所有幼儿园达到办园许可标准。颁发幼儿园规范管理和保教质量评价标准,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
调整优化中小学布局,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就近入学需求。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小片区”管理模式,通过优质学校办分校、组建教育集团等形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继续对城区中小学扩容改建,新增学位4.5万个。
鼓励有条件地方幼教和高中免费
今年全省将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鼓励有条件地方实施学前教育、普通高中免学费教育。从春季学期起,对全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免费提供作业本。
此外,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每生每年补助从300元提高到500元,其中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家庭的小学寄宿生年补助从600元提高到1000元、初中寄宿生年补助从900元提高到1250元。同时,中职一年级学生免学费,年内还将推广实施中职国家助学金“统一办卡、集中支付”工作,探索中职非全日制学生免学费资金管理办法。
鼓励举办外省高中班
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农村留守儿童就学方面,《要点》提出,要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推广随迁子女电脑派位入学做法,做好入学后的管理服务工作,保障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同时,还要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中招办法,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举办外省高中班。畅通省外随迁子女中高职教育渠道。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推动实行农村留守儿童普查登记和教职工结对帮扶制度,寄宿制学校优先安排寄宿需求的留守儿童,保障不能寄宿的农村留守儿童就近上学。健全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和留守儿童电子学籍档案。
扩大高招大类招生试点范围
招生考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我省明确,今年将完善初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开展中职学校推荐应届毕业生免试入读高职院校试点工作,提高中职学校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继续学习的比例。
此外,今年将改进“高职单招”招生办法,扩大专升本招生规模。深入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完善一档多投录取模式,扩大大类招生试点范围。
大类招生就是将学校原有的院系专业设置根据专业基础课程科目相同或教学内容相近的专业进行分类,编制本、专科招生专业,按专业大类进行统一招生。各专业大类的学生在本、专科阶段前1—2年统一学习基础课,通过对学科、专业的学习、了解内涵后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在大二或大三时按照学校制定的分流培养方案,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学校根据新的培养模式制定新的教学内容和管理办法。
据介绍,从2011年开始,我省就在省属高校中开展按大类招生试点,减少因专业选择而造成考生退档情况的出现。如去年,漳州师范学院、福建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三明学院、龙岩学院和福建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对外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泉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就实行了大类招生试点。据反映,这种招生模式有利于考生确定专业、减少盲目性,有利于增加录取机会。
具体的按大类招生院校和计划将在今年的《高招计划本》上标注,敬请广大考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