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二批:填报专业志愿服从调剂
提醒:今年本二批的常规志愿和征求志愿均设6个顺序排列院校志愿,常规志愿较去年增加2个;从去年开始,我省将本三批类高校合并至本二批,不设本三批,如果考生在本二批落榜就落到专科,那么就要面临要么读专科要么复读的两难选择。
建议:本二批考生分为“高分型”、“低分型”考生,考生不管如何填专业都要愿意调剂,因为今年我省不设本三批,如在本二批能出档但不愿意专业调剂,万一被退档,就有很大可能到专科。
“高分型”报考策略:黄增华介绍,本二批“高分型”考生指一小部分从本一批落选到本二批的考生和另一部分分数接近本一批分数的考生。对于此类考生,黄增华建议:本二批中若有考生满意的大学,不妨拿A、B、C、D四个志愿去冲一冲,不一定要“冲、稳、保、垫”,最后两项作为垫底的策略。我省多数本二批高校都可成为高分型考生的填报志愿垫底,以及从去年本科二批需征求志愿的院校名单中筛选作E、F“保底”填报,专业要愿意调剂。
“低分型”报考策略:黄增华介绍,“低分型”考生指今年刚上本二批分数的考生,这类考生是今年本科批中弱势群体,填报志愿难度较大。对于此类考生,黄增华建议考生:1.低分型考生要立足榜上有名,不要有高不成低不就的念头,冲、稳、保、垫策略不适合低分型考生,最好少冲甚至不冲;2.不要盲目嫌弃农、林、矿类“冷门”院校;3.挑选地域“两北一南”大学;4.我省三明、龙岩、南平、宁德的高校分数较低,也值得考生考虑选报;5.专挑历年第一轮志愿生源不足而拿去征求志愿的大学;6.挑选学费贵的,中外合作办学的院校;7.选择去年或今年刚整合的学院;8.要有独立学院和民办学院垫底。
专科批:高分追名校,低分学技能
提醒:今年的高职高专批按专业平行志愿投档,设40个专业志愿,20个专业征求志愿,正式投档为100%。
报考策略:黄增华告诉考生、家长,专科批填报要有四项原则:1.既然设这么多志愿(40个专业志愿)就要多冲一下;2.要做到高分追名校、中分追专业、低分学技能;3.首选本科院校办的专科;4.先选择公办的专科学校。
“专家观点
关于选专业:按照特长选择专业
黄增华表示,一流的大学没有二流的专业,二流的大学有一流的专业,高分追名校,中分要专业,低分学技能,人生最终要靠专业打拼天下
黄增华说,如果单从就业角度去选择专业,那学生学习动力、热情可能不会很高,也很难在这个行业做出成绩。例如,对数字不“来电”的考生如果选择了会计、金融等,学习可能比较吃力,毕业后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意愿也不大。因此,对于考生来说,选择专业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尽量按照特长选择适合的专业学习。专业无绝对好坏,文秘、工商管理等“万金油”专业,有时并不如某些特殊的专业有竞争力。
关于是否愿意服从调剂:本二批考生尽量服从
黄增华认为,提前批考生,如果认为后续机会更好也可以不愿意调剂;本一批填报时,属于“高分型”考生要试着追追名校。既然投档到名校,最好就表态专业“愿意调剂”;本一批中属于“低分型”考生如果不满意调剂专业,可考虑不服从专业调剂,直接到本二批竞争。不当牛尾当凤头,在本一批没有被录取的学生,本二批还有很多机会,而且有些本二院校的实力和本一院校差距不大。
此外,不管是高分低分,在本二批的考生对“是否愿意校内专业调剂”一栏都要争取表态“愿意”,因为今年不设“本三批”,如在本二批能出档但不愿意专业调剂,万一被退档,很可能会落到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