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甘肃省高考录取进入三本和高职高专批次录取,随着这一批次录取的开始,甘肃省高考录取也逐渐接近尾声。今年高考录取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往年扎堆及太高提档线的情况,进一步说明甘肃省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更加理性,同时录取政策上的微调及控制线的提早公布,也是保证考生获益的关键因素。不过,高考录取还是有一定的变数,热门专业在录取中依然势头强劲,农林牧渔等专业遇冷,一些刚刚晋升为二本的院校在今年也同样遇到考生冷遇,在一本录取中,部分国内名校还是遭遇了“滑铁卢”。
控制线提早公布考生受益
今年高考录取与往年相比有较大的改变,今年省招办在公布成绩的同时,公布了一本、二本录取控制线。对此,省招办负责人表示,之所以调整公布分数线的时间,是为了配合各高校录取工作,同时,第一时间为我省考生提供分数线,尽早把握机会,为甘肃省考生赢得更多的录取机会。据了解,外省录取时早已开始公布成绩同时公布分数线,这样外省可以比甘肃省较早时间向高校投档,而高校招生计划是有限的,如果外省招办提前投档势必挤占招生计划影响甘肃省考生利益。甘肃省截至今年,实现了知分、知线报志愿。
不过这样的调整让甘肃省考生有点不太适应,考生王菊告诉记者,今年他的成绩是505分,往年公布成绩之后可以填报志愿,但是,并不知道分数线,而今年成绩一公布,就知道分数线,考虑的时间也很多,必须要迅速作出决定,抢占录取先机。今年他填报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已经录取,感到很幸运。省招办负责人表示,在以往录取中,国内高校曾表示出录取的甘肃省优质生源较少,这一政策的变动对提前批的考生最为有利,保证了甘肃省高分考生能录取到自己满意的大学,同时,也能保证高校录取到优质的生源。
录取政策微调家长齐叫好
在甘肃省提前批次开始录取后,省招办总结以往的经验,对提前批次的录取进行了一次微调,这一调整,让甘肃省考生增加了录取机会。这次调整就是今年艺术类(音乐、美术、舞蹈)使用统考成绩的招生院校,按文化课和专业课“双上线”条件投放所有第一志愿考生档案,由院校按照招生章程录取。艺术类使用校考成绩的招生院校,本科一批(二本以上院校)按文化课220分(器乐、舞蹈类200分)和校考专业课成绩合格投放所有第一志愿考生档案。体育类招生院校按照甘肃省“双上线”条件投放所有第一志愿考生档案。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次性投放所有符合甘肃省出档条件的第一志愿考生档案有两个目的,一是鼓励院校增加计划多录取甘肃省考生。二是能有效起到监督检查作用。从目前一志愿投放情况看,各院校生源丰富,许多院校已向甘肃省增投计划。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一举措还净化了招生环境。在以往的招生过程中,个别不法分子常常以“只要招办把档案投到学校就能帮助录取”为诱饵,欺骗考生和家长,今年政策微调后,一志愿符合条件考生档案全部投到院校,由院校按招生章程录取,省招办进行监督,从根本上杜绝了隐患,最大限度地维护了考生和家长的利益。今年甘肃省继续将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院校放在本科提前批录取。以前这些类型的招生录取均在本科一批,占了甘肃省普通类院校的招生计划;去年甘肃省艺术特长生、自主招生放在本科提前批录取,此项调整既为甘肃省多争取了120多个“985”“211”院校的优质招生计划,也为不具备上述条件但上了本科一批线的考生录取重点名校增加了机会。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在往年的录取中要不停地发出各种录取预警,提示考生和家长,今年省招办从录取环节入手,严格把关,净化了录取环境。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这些录取政策的微调,得到众多家长的称赞。
贫困生专项计划录取火爆
今年甘肃省高招另一个改革就是贫困生专项计划的出现,家庭贫困的考生可以降低20分录取,一个500分的考生,无形中增加了20分,在高考录取中,这20分将越过上千考生,甚至可以从未上线变成上线录取。今年马旭龙高考成绩544分,他是一名文科考生,而甘肃省今年高考一本文史类的录取分数线为533分。面对高出分数线11分的现状,他对自己是否能录取到好学校表示担忧。但是,由于贫困生专项计划,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降低20分录取。国家贫困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在甘肃一本文史类的分数线为513,他的分数由原来超线11分变成了高出31分,最终,马旭龙被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专业录取。
据了解,甘肃省58个连片特困县的高考考生今年多了一个新选择,今年投放甘肃省的专项计划招生计划共计1594名,按科类分,理工类1375名,文史类219名;按层次分,本科一批1424名,本科二批70名,专科100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等名校都向甘肃省投放了计划。可以看出,专项计划的招生主要集中在本科一批院校,体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的政策。此外,专项计划录取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科一批线上考生考取普通类重点大学的机会。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实施办法规定,专项计划为贫困地区专用招生计划,凡甘肃省具有贫困地区户籍和当地高中三年学籍、符合当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申请,凡不进行资格认定的考生一律不得参加专项计划的招生录取。专项计划实施单独划线,单独录取。录取中按照“志愿优先、分数优先”的原则,从高分到低分按120%比例投档。专项计划不调剂,不征集志愿,在批次内如生源不足时,可适当降分。甘肃省贫困地区专项计划招生本科一批、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理工类均比普通本科一批、二批低30分,文史类均比普通本科一批、二批低20分。尽管如此,因为甘肃省贫困面较大,58个连片贫困县今年覆盖全省20万名考生,如果其中有十分之一的考生选择填报专项计划,就是2万人左右,竞争十分激烈。
部分省外高校遭遇“滑铁卢”
每年在一本录取开始后,不少考生和家长对一本提档线尤为关心,考生和家长可以对照某一所学校近年提档线的变化来分析录取的可能性。记者注意到,今年文、理科提档线最高的依然毫无悬念的是清华大学,其次是北京大学,紧随其后的是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
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录取院校的理工类提档线中:清华大学以658分位列第一,北京大学以655分紧跟其后,排在第三的是以647分提档的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以645分、635分的提档分数位居第四和第五;在本科一批次招生录取院校的文史类提档线中:清华大学以628分问鼎第一,北京大学以621分紧随其后,上海交通大学则以615分排在第三位,复旦大学和南京大学分别以611分、606分的提档线排在第四、第五的位置上。同时,提档线较高的院校大多是医科类、财经类,也有一部分院校是贴线提档。在一档提档的省内院校中,兰州大学的提档线最高,其中该校理工类提档线达到了562分,比去年高出30分;文史类提档线545分,比去年高出24分。在省属院校中,本科一批次招生录取的兰州商学院的理工类提档线是525分、文史类提档线是533分;西北师范大学的文史、理工类提档线均以甘肃省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线提档;兰州交通大学一本理工类专业的提档线达到了522分,兰州理工大学和甘肃农业大学理工类一本招生专业提档线也都贴线提档。但是,记者也注意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部分高校遭遇滑铁卢,电子科技大学理科518分的贴线提档以及首都师范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理科都是517分的贴线提档。这些国内知名大学贴线提档,让考生大跌眼镜,让高校措手不及。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这样的现象在往年录取中曾经出现过。由于知名高校的品牌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加之这些高校的专业力量强大,就业好,一些压线考生面对这样的高校填报志愿时就有些发憷。所以大家面对这些高校都比较谨慎,导致这些学校的提档线贴线录取,因此,今年填报这些高校的考生意外获得了“实惠”。
三本、专科线今年有升有降
每年录取工作中,三本录取涉及面较广。8月3日零时,省招办公布了三本、专科线。与往年相比,今年三批理科370分比去年增加5分,文科则由去年的395分,提高到420分,高职、专科理科线由去年的260分降至240分,文科则由去年的320分降低到300分。据悉,参加甘肃省本科三批录取的院校共计225所,计划招生18105名。其中理工类计划招生10856名,文史类计划7249名。录取期间,本科三批只征集一次志愿,征集时间为8月6日20时至7日10时,征集范围是参照分数线上和线下30分内未录取考生。征集志愿于8月7日15时开始录取,8月9日20时录取结束。三本录取将于3日晚8时开始投档,专科(高职)批于8月10日20时投档,8月11日8时开始录取。其间,还将征集两次志愿,第一次征集专科(高职)批参照线上未被录取的考生,第二次征集参照线上和线下40分内未被录取的考生,第一次征集志愿补报时间为8月13日20时至14日10时,第二次征集志愿补报时间为8月16日20时至17日10时。此外,今年专科层次院校录取期间将放大录取比例,不再进行补录,只解决遗留问题。录取时,省招生办将启动“诚信”政策,往届生如果在上一年按志愿被录取,而又未到学校报到造成学校招生计划浪费的不诚信记录将提供给录取院校参考,考生录取与否由学校决定。造成今年三批文科分数线提高的现象,省招办负责人表示,三本院校均是民办院校,从今年开始毕业的学生,他们获得的学位证不再盖有母体高校的章子。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三本院校的录取。原因是现在很多三本院校通过几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专业特色,比如甘肃省一些三本院校同样开设土木工程、机电一体化等相对热门的专业,因此,部分考生追捧三本院校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大专、高职分数线下降的现象,省招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往年甘肃省“三校生”只能填报大专、高职院校,影响了考生的发展,今年甘肃省高招实施改革中,“三校生”可以填报本科院校,这样一来,部分“三校生”考生转投本科院校,从而影响了高职大专的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