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2012年高招工作已接近尾声,而一些“混”在招生市场中的不法分子打着各种招生旗号到处活动,生怕在这最后阶段,抢不到一点“生源”。那么,目前招生市场上主要有哪些诈骗行为?作为学生及家长应如何进行防范?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院校招办负责人。
骗局一
先交学杂费再寄通知书
存在现象:故意冒充高校招办工作人员,在高校录取工作开始后,在网上发布虚假录取信息,给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业内人士支招: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红霞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如果遇到有人打电话说先汇款再邮寄录取通知书时一定要格外警惕。考生可通过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站或打电话到所报考院校了解录取情况。如果确定被录取,则可安心在家等待录取通知书,除此之外,不要听信其它任何信息。
骗局二
声称有内部招生指标
存在现象:自称是某高校的招生办负责人、工作人员,或声称自己与高校领导有“关系”,可弄到高校招生的内部指标等。
业内人士支招:西安铁路职业学院招生办主任赵铁民表示,国家严格控制各省招生计划,高职院校不允许预留计划,所有的招生计划必须分省下达,根本就不可能存在内部指标。考生家长千万不要轻信。况且高招实现网上录取后,各省级招办电脑程序会自动检索考生志愿,根据分数由高到低排序,并按规定的投档比例向高校传送电子档案。不够投档线的考生,电子档案不可能传给学校。
骗局三
故意混淆办学类型
存在现象:故意混淆普通高校招生与自学考试、成人高考、远程教育等不同招生类型,并拿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的入学通知书来蒙骗考生及家长。
业内人士支招: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红霞介绍,各高校《招生章程》里都注明了招生学校的地址、办学层次、办学类型等信息,考生和家长只要详细查阅,就能避免上述混淆概念的欺骗手段。此外,高考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已公布,高考成绩也早已知晓,考生和家长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想要被未上线的更好院校录取。最主要的是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一定要及时登录陕西招生考试网站查询,了解是否被寄送录取通知书院校所录取。
骗局四
只要交钱保证录取
存在现象:利用一些家长希望给落榜孩子寻找上学机会的心理,谎称只要交几万元甚至更多,就能“保证”被录取。入学后,考生和家长才发现,孩子花钱进的竟是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或网络教育学院,所发文凭与普通高校计划内招生完全不同。
业内人士支招: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办主任赵铁民表示,作为一名高校招生工作人员,他从未见过哪个考生能够在某高校所属批次建档线下而被学校录取。因此,落榜考生及家长不要轻信社会上散布的各种小道消息。要知道现在高校都实行阳光招生,各高校都会严格遵守教育部和各省级招生办的规定,对每位考生做到公平公正。越是声称拿钱就能办事的,越是应该引起考生家长的警惕。
骗局五
先交钱后走补录程序
存在现象:抓住考生及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的弱点,大张声势地打着补录旗号行骗,谎称每年学校都会空出多余招生指标,交钱后就可以保证补录上大学。
业内人士支招: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李红霞表示,今年我省继续实行平行志愿,所有批次院校均无补录志愿,所以考生及家长遇到声称交钱可以走补录程序的所谓的招生人员时一定要谨慎。
最后,诚恳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无论你是正在等待一二本录取通知书还是已着手填报三本、高职志愿,上述想象都有可能出现在你身边,所以在咨询、等待的过程中一定要谨慎,提高警惕,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