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上补习班,前三单元开学后不讲了
在与学生家长们交谈中发现,这所学校之所以每年如此火爆,与田子超采取的教学策略和其级部主任特权有很大关系。
在距离期末考试还有半个月的时候,田子超就在同学中间宣传上了“今年我和咱学校的另外几位老师合伙办补习班,暑期学习数学前3个单元,开学以后反正就不讲了,直接进入第4个单元。你们升初二,物理、化学还没学过,老师建议你们也可以上个班预习预习。”家住镇政府大院里的初一学生齐秀秀(化名)对记者说道。
齐秀秀说,“他是我们初一的级部主任,他办的班谁敢不报啊。本来我数学就差,开学后前3个单元不讲了,那我还不歇菜啊。”从她口中得知,基本上每位报名的同学都至少报了数学、物理和化学三科。“我还报了英语,每科150元,四科加起来就是600块钱,比我一年的学费还高。”
记者了解到,初中设置的课程在这里几乎都开设了,只是数学、物理和化学是主课,每天都开课,而地理、生物和英语是隔天上一次。除了英语,基本上所有的课程都是以预习为主。“我们暑期补习和平时上课基本一样,每天都安排了密密麻麻的课。”齐秀秀指着课程表给记者看。
俺文化不行,不让孩子去培训班去哪
不仅如此,在乡镇,由于学生父母的知识水平有限,老师被看做是高尚的职业。“送孩子走出去上大学才是正事。我们镇上每年考上大学和研究生的越来越多,村里还奖励1000块钱呢。”一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村民也都意识到文化的重要性。
但是有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面前。“我家孩子他爸是初中文化,我是小学文化,根本教不了孩子。英语更是一窍不通,不送孩子去培训班还能去哪里学?”齐秀秀的家长向记者道出送孩子上补习班的初衷。“我们平时忙于赚钱,暑假里根本顾不上孩子,去培训班是个不错的去处。”在不少家长眼中,学生成绩高于一切,上培训班可以提高成绩,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选择。
但很多时候,考试、分数、升学成了一切,家长们忽视了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在学校里喊着“减负”,在假期却要加班。记者调查了一些学生家长,半数以上的学生家长不认同公办教师有偿办班,认为教师为学生答疑解惑是天经地义的本职工作,不应该沾染铜臭气息。但对存在这类补习班又十分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