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现状:分秒必争
“距高考只有半年,不抓紧针对复习是对专科学生不负责”
“从报名结束算起,距离明年高考只有刚刚半年时间,已经进入了分秒必争的最后冲刺阶段。”从教32年的高级教师李华表示,“结合学校自身状况,如不尽快改变教学方式,还让‘只考专科’的同学把大量时间浪费在物理、化学、生物或者历史、政治、地理等综合科目上,或者在上这些课时睡大觉,无异于是在浪费生命!也是学校对50多名专科学生的不负责!”
谈教学:集中火力
“面面俱到面面不到,集中火力才能事半功倍”
李华表示,启动分层教学后,13个“本科班”的学习一切如常,但2个“专科班”的课程设置将只有语文、数学、外语和体育四科;同“本科班”作息时间一致,除早晚自习外,“专科班”每天依旧上8节课(上午5节、下午3节)。
“这样一来,学生对症下药、专攻语数外的时间和精力就更充足了。”李华表示,正所谓面面俱到、面面不到,集中火力才能事半功倍。
李华说,5年前,学校进行教改实验,把全年级成绩最差的几十个同学全部集中在一个班,当时的班主任就是李华。此举尽管一度引来非议,在李华和同事的悉心教导下,本被列入“计划内落榜”的全班27人最后全部参加了高考,还有10人上线(1人本科、9人专科),一举轰动了重庆教育界(2007年,本报曾报道)。
谈误区:双保险?不保险!
“一个人挑6桶水走得快,还是挑3桶水走得快?”
按照高考报名和考试规则:报考本科的考生可以兼报专科,即便考不上本科线,也能自动落入专科档参与录取;而报考专科的考生,则只能被专科批次院校录取。
看上去,前者无疑是“双保险”!但在李华看来,这是一个误区。
“我们理解学生和家长的心情,谁都渴望奋力一搏、超常发挥,但这只适用于成绩能稳定在专科线上、有望冲刺本科的学生。”李华说,因为落入专科档后,考生成绩只计算语、数、外三科,文综成绩或理综成绩全部归零。“这样一来,最后半年内同时攻读6科的学生,相当于同时挑着6桶水在走;而专科生集中火力只挑着3桶水在走,且最后在专科档次比拼时只取3桶水衡量,谁走得更快更远?”
对话
掌握一技之长比混张本科文凭更有含金量
随后,记者在复旦中学走访了3名报考专科的学生小何、小李和小陈。
小何是个性格腼腆的男生,但谈起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规划,却语气坚定。“我成绩不好,但我有特别喜欢的专业和兴趣,就是机械工程,比如汽配修理。”小何说,他一心就想学汽车机械修理,以后进入4S店做高级技师。他把报考专科的决定告知父母商量时,父亲告诉他:你已成年了,尊重你的决定。
此外,坚定小何考专科的原因,还有两个:其一,现在本科生也不好找工作,掌握一技之长比混张本科文凭更有含金量;其二,姨妈在成都开了家汽配公司,经营得很好。
“我的成绩长期只有三四百分,要想上本科很难。”文科生小陈说,“以前从药剂专科学校毕业的表姐就是我的榜样。”表姐毕业工作刚5年,从事医药代理工作,月收入已能达到8000元标准。“表姐也鼓励我,不要怕学历出身,关键是自己要有一技之长并吃得苦。”
“只在乎别人眼光,盲目追求面子,吃亏的是自己。”戴着眼镜的女生小李表示,她在和老师、家长交流后才真正意识到:找准自己的定位,比虚荣的面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