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锋蜜”在为同学的自行车加气
雷锋很潮 学雷锋更潮
组织策划者、该校团委副书记甘容通告诉记者,组建“追锋族”是为了发挥学生积极性,更专业的开展校内便民服务,同时让雷锋文化以更潮流化的形式得到青年的认可,让学雷锋成为青年人的潮流。目前,组织已经吸纳了300多名师生参与。其中,以校级学生组织的干部为“追锋族”的骨干志愿者,轮流参与“共青团雷锋岗”活动。
“共青团雷锋岗”的服务包括线上线下两个部分,线上依托服务专线0591—22862422和新浪微博账户“福建医科大学共青团雷锋岗”与师生互动,搜集需求、发布服务信息;线下则以实体店为主要阵地,开展校园维权、生活小帮手、失物招领、校园咨询、物品维修、物品寄存等6项服务。周一至周五的下课时间、周末全天都有“锋蜜”在实体店为师生提供志愿服务,每天晚上“营业”至22点40分。
地儿不大 便民却不止一点点
16日上午,记者走进福建医科大学生活区一右拐,就看见了位于在校生出入宿舍必经之路上的这家“共青团雷锋岗”实体店。店门、招牌都装修成大红色,分外显眼,一开张就引来很多同学围观。十几位“锋蜜”身穿印有雷锋头像T恤衫,在店里忙前忙后,有的分拣信件,有的帮上门求助的同学打自行车气,有的给围观同学介绍“追锋族”业务范围。
记者注意到,实体店虽和一间普通宿舍差不多大,但经过“锋蜜”们的精心布置,“雷锋”味十足,模仿“毛体”喷写的“追锋”誓言、雷锋同志照片墙、雷锋精神读物等随处可见。
福医大学生会副主席张晓敏是“共青团雷锋岗”的负责人之一,也是一名忠实的“锋蜜”。她告诉记者,报名参加这个组织初衷很简单:不再延误收信。
原来,学校以前多由志愿服务的学生分拣信件,再送到各栋宿舍楼,志愿者没有明确规定到收发室取件的时间和频次,常常会让信件延误。“共青团雷锋岗”的生活小帮手将为学生提供很多便民服务,其中一项就是信件收发,每两天就从收发室分拣和送信一次,保证信件不延误。“以后我们还会在宿舍楼的各个楼层设信箱,方便同学取信件。”晓敏说。
类似的常态化便民服务,“共青团雷锋岗”还有很多。买到假冒伪劣产品想维权,篮球、自行车车胎需要打气了,今天哪几间教室可以自习,校内近期将有什么活动,自行车、雨伞、电脑等需要维修,物件寄存、零钱兑换、手机充电……与师校内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这里几乎都有免费项目,而且还在不断增添。
该校大一学生陈琳铭路过“共青团雷锋岗”,忍不住驻足围观。她告诉记者,很早听说这个组织要成立,一直很关注,并表示有机会也要申请当“锋蜜”。“自行车同学用的很普遍,但学校周边没有自行车维修的店铺,每次坏了都要去福州大学那边维修。‘雷锋岗’义务修车很实用。”她说。
记者离开时,“共青团雷锋岗”开张首日就业务不断,T恤上写着“向雷锋同志学习,让我们一起追锋”口号的“锋蜜”们还在辛勤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