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校友“跑”回来的招生指标
7月中旬的一天,海口市国贸北京大厦的一间办公室里,云勇正在接从北京打来的庆贺电话。在得知今年母校北方工业大学在海南的录取名单已正式公布后,久未出现的笑容终于浮现在这位海南校友会理事的脸庞,“10年了,这条路终于看到终点了。”
“北方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文理兼容的多科性高等学府,也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院校。但对很多海南考生来说,这个名称是陌生的。因为这所学校已在海南停招十年。
为何会停招?
云勇说,很可能是因为2005年学校归属从教育部直属变动到由北京市管理造成的。这一变动意味着,学校将会划拨一半的名额给北京市的考生,其他省份的名额自然就会减少,“学校可能也按人口比例来算招生名额,像我们这样人口少的省份,名额相对容易被砍掉。”
在接下来的10年里,省考试部门也多次尝试过与北方工业大学沟通复招事宜,但并未获得回音。屡试屡败后,这件事也就慢慢搁浅了。用云勇的话来说,“这么多年没招生,我们最年轻的学弟学妹都步入了中年。”这是他内心的痛。
事情出现了转机
去年11月底,学校听闻海南成立了校友会,派来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副校长杨军授牌。杨军没想到的是,这个已经十年停止招生的省份,校友凝聚力竟如此强大,大家一听到老校长要过来,不约而同地从各地赶来。听着一个个校友的复招请求,杨军备受感动。他一回北京,就向学校汇报了这个情况。有了杨军这个坚实的力量,学校也当即拍板,同意复招,给予海南20个招生名额。
学校终于同意复招,但落实到具体流程,复招之路谈何容易。这里面包含着一项项审核流程,需要经过省教育部门层层审核、报备北京市教委同意等等。复杂的流程并没有吓倒云勇,从去年12月到今年3月,他拉着校友会秘书长符谋松一遍遍地跑去省考试局咨询复招手续,打过无数次电话,跑去北京两趟督促学校抓紧落实。
这份努力一直坚持到3月底,北京市教委终于通过北方工业大学招生请求,20个名额正式落户琼岛。“更值得高兴的是,看到我们海南校友这么努力,学校还特意征求我们了意见,让我们参与海南招生专业的选择。”云勇兴奋地说道。也因此,我们可以从今年各高校招生简章中看到,北方工业大学在海南招的专业都是“十分吃香”的专业。
为什么要这么努力实现复招?
不少人问过云勇这个问题,还有人怀疑,是不是他的孩子今年要高考他才这么“拼”。“都不是。除了给学校注入海南新血液,让校友会拥有更多人才,我也想为海南的学子们做些什么。”云勇说,当年自己很幸运地能去北京读书,那里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交流机会让他视野更宽,看得更远。他也希望,能将这份幸运带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