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是很多财会人的梦想,但是很多人因为觉得自己的毕业院校既不是985,又不是211,所以不敢投递简历。双非学校的学生想进四大就没有机会了吗?
目标院校是什么?
普华永道、德勤、毕马威与安永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一直是职场热门“常青树”。很多应届生削尖了脑袋挤进四大,但可能因为学校被拒之门外。那么四大偏爱哪些学校的学生呢?
目标院校(Target School)这个词在国外很火,它与Networking都可以算是海外求职的特殊文化了。目标院校一般指各类顶级名企在招聘时,优先考虑或率先投放招聘资源的目标学校,会为当校设定有针对性的招聘流程以及信息发布渠道。
国内企业虽然很少官方地公布明确的Target School List,但招聘时遇到具体学校还是会有所考虑,「鄙视链」一直存在。
四大的目标学校有哪些?
领英通过挖掘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从业者的用户数据,发现在四大从业者毕业高校分布上,北上广地区财经类院校及传统名校表现抢眼。其中,北京以及上海的院校在占比上尤为突出,两地高校商科师资力量雄厚,北上广的学生也有更多了解四大的机会。四大从业者毕业院校排名前三的学校分别为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从学历来看,四大从业者学历普遍较高,超过50%为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其中拥有研究生学历的占比35%,拥有MBA学位的占比11%。
需要说明一下,没有哪家公司敢公然说只招某些学校、不要某些学校的毕业生,这是违法行为。但是根据安永公布的校园宣讲会名单,虽然不能完全代替目标院校,但是仍然有参考价值。
对于名单中出现的名校我们并不惊讶,但是还有一些双非院校出现在名单上,这就让不少双非学校的学生惊喜。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深圳大学,青岛大学,南京审计学院,北京工商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9所非211高校成为四大会计事务所的重点目标学校。
1.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创办于1960年,五十余年来学校的发展始终与国家对外开放、对外贸易发展休戚与共,现有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理学5大学科门类,目前学校共有30个本科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金融学、物流管理、工商管理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国际化特色的广东省属重点大学,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开设72个本科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
3.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4.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大学,设有35个学院,1个医学部,10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理学、工学、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
5.南京审计大学
南京审计大学是唯一以“审计”命名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为我国审计高等教育发源地之一。学校始建于1983年,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审计为品牌、经管法工文理等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的特色高校。其中,审计学、金融学、财政学为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审计学、金融学专业为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6.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是北京市重点建设的多科性大学,1999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由北京轻工业学院与北京商学院合并,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院并入组建而成。现已发展成为理、工、文、法、经、管、史等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7.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60多年来,学校已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六大学科。学校拥有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统计学等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本科教育设43个专业。
8.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是一所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八大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
9.东北财经大学
东北财经大学是一所突出经济学、管理学优势和特色,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财经大学。
当然,还有很多学校并没有列举出来。事实上,学校对进入四大的影响正在逐渐减小,不以出身论英雄,如果学校不好,那就多考证、实践经验和实习经验丰富一些,在校成绩刷的高一些,你依然可以进四大。
我是非目标院校怎么办?
Target School是垫脚石,但不是敲门砖,任何公司的录取都不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如果比较“不幸”的你是Non-target那一拨,不要气馁,这里有一些建议:
1.直接去Target School的招聘会。招聘会上真诚发问,适当突出你是特意从别的学校、城市赶过来参加宣讲会的,展示你对于这个行业、公司的求职热情。
2.曲线救国。选择知名企业的二三线城市办公室,因为这些地方的名校毕业生竞争会小很多。好好做两年,再跳去同行的顶级品牌会更容易。或者是选择知名企业的非知名同行、选择知名企业同一产业链上游的公司,都是一个道理。
3.多多Networking。尝试所有可能性,多发邮件、多打电话,领英上就可以联系到很多你想联系的行业大牛。效率高的话说不定1个月内就拿到Offer了!
不管是不是目标院校,大数据上的统计只对群体有意义,你个人的求职情况变数是很大的。不抱怨,不停止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