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开设大数据本科专业,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
2016年2月,北京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南大学3所高校首次成功申请到“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新专业。
2017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复旦大学等32所高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
今年3月,248所学校获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本科专业,是过去两次审批通过额度近8倍。
除了本科院校新设了大数据专业外,专科院校也不甘示弱,今年1月,教育部公布“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208所职业院校获批“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
还记得红极一时的生物类专业吗?
在2000年左右,生物类旗下的生物工程、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三大专业受到许多考生和家长的追捧。各高校纷纷开始设立生物类专业。
而根据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到2017年8次《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的,这三门生物类专业上榜7次“本科红牌专业名单”,就业不太理想。
大数据专业也会面临这样的结局吗?
首先看看
大数据究竟是什么?
大数据其实在我们日常中很常见,离我们最近的,比如外卖,通过大数据能够分析出哪所学校的外卖订单量最多,平均消费最高,最经常叫外卖的时间等。
再如我们平时听歌,或许都被记录在大数据里。一个群体中,哪些歌最受欢迎以及最常听歌的时段,和其他群体有什么异同。
可能你会觉得这样的大数据除了制造噱头
并无商业价值
有人这么描述大数据的意义
“通过找出一个关联物并监控它
就可以预测未来”
举个例子,Target超市以20多种怀孕期间孕妇可能会购买的商品为基础,将所有用户的购买记录下来,作为数据来源。
然后通过构建模型分析购买者的行为相关性,能准确的推断出孕妇的具体临盆时间,这样销售部门就可以有针对地在每个怀孕顾客的不同阶段寄送相应的产品优惠券。
大数据人才市场需求有多大?
关于大数据专业人才缺口的新闻,相信大家都看过不少,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吴永薇教授,曾透露,在未来3-5年内,中国需要180万个数据的人才,但目前只有约30万的人。
据《劳动报》报道,微信、智能公交站牌……大数据产业已逐步从概念走向落地,90%企业都在使用大数据,而大数据高端软件类人才供应远不能满足时代的发展。
并且在各行各业,大数据有着杰出的表现:
大数据帮助政府实现市场经济调控、公共卫生安全防范、灾难预警、社会舆论监督;
大数据帮助城市预防犯罪,实现智慧交通,提升紧急应急能力;
大数据帮助医疗机构建立患者的疾病风险跟踪机制,帮助医药企业提升药品的临床使用效果,帮助艾滋病研究机构为患者提供定制的药物;
大数据帮助航空公司节省运营成本,帮助电信企业实现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帮助保险企业识别欺诈骗保行为,帮助快递公司监测分析运输车辆的故障险情以提前预警维修,帮助电力公司有效识别预警即将发生故障的设备;
大数据帮助电商公司向用户推荐商品和服务,帮助旅游网站为旅游者提供心仪的旅游路线,帮助二手市场的买卖双方找到最合适的交易目标,帮助用户找到最合适的商品购买时期、商家和最优惠价格;
大数据帮助企业提升营销的针对性,降低物流和库存的成本,减少投资的风险,以及帮助企业提升广告投放精准度;
大数据帮助娱乐行业预测歌手,歌曲,电影,电视剧的受欢迎程度,并为投资者分析评估拍一部电影需要投入多少钱才最合适,否则就有可能收不回成本;
大数据帮助社交网站提供更准确的好友推荐,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企业招聘信息,向用户推荐可能喜欢的游戏以及适合购买的商品。
可以说大数据几乎遍及所有行业,但其中,分布占比最大的还数互联网行业,有数据显示,互联网包揽了近七成数据分析师。
根据猎聘发布的《大数据与AI核心人才趋势报告》显示,数据分析师分布行业中,互联网占比为67.4%;其次是金融行业,其占比为16.4%,其他行业的占比均在3%以下。
对于阿里、百度、腾讯等大型互联网企业来说,目前的数据分析团队人数远远不够,在BAT企业招聘的职位里,60%以上都是在招大数据人才。
大数据的薪资真的很高吗?
下面是从拉勾网上查询的大数据人才的招聘信息,目前对于没有工作经验的大数据人才的薪资也在1万左右,同时携程、滴滴、百度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在招聘大数据人才,同时招聘的门槛比较低。
大数据如此火爆,应该报考吗?
首先必须了解的是,大数据学什么?大数据专业院校一年猛增456所,那么高校的数据科学人才和师资来源于哪里?
作为交叉学科,大数据的相关课程涉及数学、统计和计算机等学科知识。
需要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编码、数据处理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大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与分析、传输与应用等技术,具备大数据工程项目的系统集成能力、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大数据科学研究能力及数据科学家岗位的基本能力与素质。
数据科学专业在高招时主要划分在这两个院系下:计算机派和数学统计派。此外,一些应用学科,比如金融专业、经贸等也会在自己的专业下设置相关课程。
因此,是否要填报大数据专业,要考虑以下几点:
➣1.了解个人的兴趣爱好及志向是否在于此,关于计算机、网络、数据编码、数据处理等课程难度级别较高,平时学习数学比较吃力的同学报考要慎重。
➣2.设置大数据专业的282所院校里,学校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报考时要充分考虑到该专业的教学质量,设法了解该校的某个新设专业是否有相关专业的深厚背景、师资如何。比如大数据专业就可以去了解该校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数学、统计学等专业的原有水平。
➣3.城市因素也很重要,想从事金融、互联网的工作,更适合去一线城市或者沿海发达城市,如果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是想回到小县城里安稳度日,那么学习该专业的发展空间会比较小。
➣4.一般来说,新设专业的分数不会太高,但考虑到大数据专业的热门,报考的人多了,分数就会水涨船高。所以填报的时候要了解清楚学校的专业录取规则,合理安排专业顺序。
➣5.尽管大数据前景无限,但报考时依然要慎重,要充分考虑到现在的热门专业在几年后有可能成为冷门或者是毕业生“济济一堂”,从而竞争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