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看到后台有个同学抱怨
为什么每次推荐就业好、薪资高的专业
以及实力强、或者性价比高的大学
都是理科的!
文科生表示很委屈
今天就是给文科生带来好消息的!
近日,2018年“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工作研讨会在京召开。“拔尖计划”2.0版将实现文理学科覆盖!
学科调整如下:
在原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个学科基础上,
增加天文学、地质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基础医学、基础药学、心理学、力学等学科;
增加哲学社会科学基础学科。
什么是“拔尖计划”?
“拔尖计划”全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于2009年启动,至今已是第10个年头。
据中国教育报报道,2009年,“拔尖计划”在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的推动下,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学科领域,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1所高校实施。后来陆续增设了一些高校,名单如下:
该计划为每年动态选拔特别优秀的学生,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营造一流学术氛围,通过国内国外交叉培养,使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达到国际一流水准。
据了解,目前,“拔尖计划”前五届毕业生中,97%的学生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有67%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0名的国际知名大学深造,10%的学生进入了排名前10名的世界顶尖大学深造。
“拔尖计划”2.0版有4大变化
吴岩表示,拔尖人才培养必须站高、看远、想深、做实。“经过十年的拔尖人才培养试验,现在我们开始有经验、有底气继续做2.0版。”
据吴岩介绍,今年要启动的“拔尖计划”2.0版去掉了“试验”二字,其变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拓围。从自然科学要拓展到人文社会科学,不仅要培养科学家,还要培养思想家。我们不仅在技术方面要和世界接轨,还要在思想上让中华民族立于高地。
二是增量。原先是“千人计划”,今后要从“千人计划”发展到“万人计划”。
三是提质。“拔尖计划”不是瞄准中国最好,而是要瞄准世界最好,经过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我们要逐步领跑世界,出标准、出思想、出经验、出模式。
四是创新。走出一条中国的道路,探索中国模式、提供中国方案、树立中国标准。
这次终于有文科了!
此前,曾因为不少机会没有文科,不少网友“哭晕”...
1上海实施人才高峰工程——没有文科领域
近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了各大城市出手“抢人才”的政策,比如上海,在3月26日举行的上海市人才工作大会上,上海正式对外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提出要在“人才高地”基础上筑起“人才高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有13个领域的人才将受到青睐!
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和战略目标,《方案》明确13个集聚造就高峰人才的重点领域:
宇宙起源与天体观测 光子科学与技术
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 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
脑科学与人工智能 航空航天
船舶与海洋工程 量子科学
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 新能源
新材料 物联网
大数据
此消息一出,引发热议,尤其是以上13个领域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无疑开心了,但文科生则较为失落:
2新设立西湖大学——不招文科生
日前教育部同意设立西湖大学!这所新型高等学校将努力集聚国际一流师资,以博士研究生培养起步,适时开展本科生教育。
“我们共同倡议建立一所能够代表中国的民办大学,我们选址在杭州市,取名西湖大学,致力于成为民办的世界一流大学。”
西湖大学以西湖高等研究院为前身,2016年12月,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在浙江杭州成立,致力于开展前沿基础科学研究和培养以天下为己任的拔尖创新人才。
据人民日报报道,西湖大学以西湖高等研究院的理学、前沿技术、生物学、基础医学等4个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理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含生物学和基础医学),优先形成理学、工学、医学3门学科类。
然而,又没有文科。
那么这次,不知大家看了的“拔尖计划”2.0版将实现文理覆盖的报道,有啥想说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