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生人数
精英式培养
总体来说,这些财经类院校毕业生人数不算多,培养的个个都是精英,除中南财经政法因其自带财经和政法两个标签,招生人数稍多,其他院校平均本科毕业生都在3000左右。
升学深造
出国or工作?
总体来说,财经类院校出国率高于综合类高校,“海龟”身份,对于未来就业还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毕业生多可以申请到世界排名前列的院校。相比之下,读研率就稍低一些,毕竟经济是以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学科,大部分毕业生认为直接就业更具有性价比。
就业情况
地域辐射、行业集中
每所财经类院校都有辐射的就业地域,因此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当地工作。这五所财经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集中度很高,超过半数都选择在金融行业从事本专业工作,其中细分行业下以银行人数最多,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在一行三会工作。(站姐注:一行三会指国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负分制商业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证券、保险等)
这几所院校中,上财公布毕业生平均薪资:本科生平均薪资7406.研究生8107,西财和中南财经政法则给出本科毕业生薪资范围,5000-7000区间段。
下面我们看下每所高校具体的就业数据↓
中央财经大学
■基本情况
本科毕业生2467(58.82%)、硕士毕业生1594人(38.01%)
■升学情况
本科国内升学743人(30.12%),出国出境528人(21.40%)
总体来说央财出国及读研率都比较高,央财学风良好,考研的同学都可以申请到顶尖财经类院校;又因北京地理位置原因,学生出国热情比较高。
■就业情况
签约单位流向以北京、广东、江浙沪地区为主。
金融业是毫无疑问是毕业生首选行业,从具体流向看,本科毕业生在银行、公共管理、社会保障、会计、IT行业就业居多,银行业为首,签约毕业生超过1/5。就业单位性质看,央财毕业生更偏爱国企,签约率超过40%,毕竟在北京地区国企林立,央财的背景找份工作不成问题。
就业人数较多单位
上海财经大学
■基本情况
本科毕业生1970人(51.95%)、硕士毕业生1649人(43.48%)
■升学情况
本科国内升学率16.95%,出国出境率24.62%
作为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财经类院校,又地处上海这样的金融中心,上财毕业生热衷于出国留学,但读研率略低,大部分上财学生认为就业也很具有性价比。
■就业情况
上财毕业生中,上海生源仅占据20%,单80%毕业生选择在上海就业,其他则选择广东、浙江、北京等地区。
上财毕业生就业集中度非常明显,超过半数的毕业生选择在金融行业就业,除此之外,会计师事务所占据10%比例,其他的多选择计算机、教育、咨询行业。
就业岗位中,计算机技术、研究员/分析员、风险管理类、投资银行类、咨询顾问等几个岗位平均月薪超过8000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基本情况
本科毕业生2062人(50.64%)、硕士毕业生1632人(40.08%)
■升学情况
经济金融、贸易、小语种都是外经贸的优势学科,这也使得贸大出国率在几所财经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将近40%的毕业生都选择出国留学,这一比例可以比肩清北,申请院校层次都比较高,1/3的同学都进入世界排名前50的院校继续深造。
■就业情况
北京仍是贸大毕业生首选,其他则选择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城市。
外经贸的毕业生签约国企比例超过40%
2017届毕业生中,就职于金融行业人数最多,占据总人数将近40%,其中进入银行人数最多,其他则是会计、审计和IT行业,以四大事务所为主,IT行业主要是华为、BAT、等企业。
就业人数较多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基本情况
本科毕业生5391人(68.34%)、硕士毕业生2347人(29.75%)
中南财经政法的毕业生整体人数在几所财经类高校里面算是很多的,毕竟学校有财经和政法两个特色。法学、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招生人数都非常多。
■就业情况
湖北本地生源超过1/3,大部分毕业生会选择留在生源本地或者相邻城市工作,因武汉推出落户、住房等政策红利吸引毕业生,60%毕业生选择留在中南地区,珠三角和长三角是就业热门选择。
学校行业特色明显,毕业生多选择进入金融及机关事业单位。知名的银行、证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是毕业生的首选,还有大量的毕业生选择考取公务员金融公检法系统。
就业人数较多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
■基本情况
本科毕业生3898(64.69%)、硕士毕业生2043人(33.90%)
■升学情况
本科国内升学810人(20.78%),出国出境710人(18.21%)
在财经类院校里,西财是学风最好的,学生热衷考研,尤其是对于考证和英语热情高涨,平时在图书馆,大家基本都捧着考试相关的书籍。
■就业情况
西南财大作为央行长子,业内口碑无可撼动,基本可以垄断川渝的金融行业,必过因地理位置原因,会被一心想去北上广大展拳脚的同学忽略。
相对其他几所院校,西财毕业生对国企的热情并没有那么高,超过半数毕业生选择在民营企业工作。毕业生就业质量还是很高的,1/4的毕业生都可以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签约单位比较集中,主要是以一行三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