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真的是大半个福建都在高三市质检
这应该也是高考前,
各地最后一次“演习”!
厦门的高三市质检定在
5月10日
5月11日
网上阅卷时间出炉
市教科院公布了网上阅卷时间安排。一般来说,在改卷后的第二天,就可以查成绩了,应该还是登陆厦门市教学质量动态监控系统查询。
2018届高三第二次市质检网上阅卷
工作安排表
▼
最后一次高考“演习”,
各地出了这些作文题......
福州
成才梦
2017年,西安发布了23条人才引进新政,长沙也推出“人才新政22条”,成都则推出“蓉漂计划”,郑州也迅速出台“户籍改革”……短短几个月内,包括济南、南京、杭州、青岛、厦门、天津、重庆在内的二线城市,纷纷加入“人才争夺战”。而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如全球一体化、地区冲突加剧、中美贸易再起争端等,国家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化。
天生我材必有用,面对社会与国家对人才多元需求,作为“强国一代”,你有怎样的“成才梦”?如果使这个梦变得“有用”?请写一篇文章,跟大家说说你的看法,并加以阐述。
(备注:福州此次据说只是适应性练习)。
泉州
我看青年成才
材料一:
材料二:
陆朝阳市2017年“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在量子光学方面成果丰硕;同获此奖的女硕士村支书谢丽娜,放弃城里工作,带领乡亲脱贫致富,改变了家乡的落后面貌。
读了上述材料,作为青年的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以“我看青年成才”为副题,写一篇文章。
三明
奋斗
材料一:
50年代口号:“劳动最光荣”。80年代口号:“勤劳能致富”。当下口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材料二:
我国某著名通信制造企业,正在掀起一场“奋斗者宣言”活动:员工们可以提交一份申请,自愿成为“奋斗者”;不提交者,则自动划入普通“劳动者”行列。“奋斗者”要承诺放弃带薪年休假和非指令性加班费,而普通“劳动者”则可以享此福利,但他们在晋升、考核、股票分配等方面可能会受到影响。据悉,员工们踊跃加入“奋斗者”行列。
身处新时代,作为高三学子的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有怎样的理解与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思考。
宁德
新时代,新青年
一,21岁技校生小聂在世界职业技能大赛上夺得美发项目冠军,实现该项目我国金牌零的突破。她说她的梦想是让中国美发行业未来有国际发言权。
二,80后外卖小哥阿雷参加《中国诗词大会》比赛夺冠。他打工十四年,熟记上千首诗。
三,90后大学生小田,放弃都市工作,返乡当铁匠。他说:“我要发扬祖传打铁工艺,造出中国最好铁锅。” 他还带领乡亲们找到一条脱贫致富的道路。
四,18岁盲青年小王凭借出色的中提琴演奏,收到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的录取通知,他说:“我看不见这个世界,但是我要让世界看到我的奋斗。”
五,当下有些青年讲一种“什么都行、不太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生活随缘,有目标也行,无方向也罢;工作随意,说我好也行,说我不好也罢……
置身于新时代的你读了上述材料后,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则材料为基础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参与《时代青年》杂志社主办的“新时代 新青年”主题论坛活动。
南平
探究性学习
近日,清华附小公开课《苏轼的题跋》引起轰动,此课源自该校六(四)班学生的探究性课题。随即,该班公众号的文章《当小学生遇到苏轼》也迅速在微信朋友圈爆红,引发更大范围的争议,其中有代表性的是:
一,同是小学生,有的还在掰着手指算数,有的却开始玩大数据,个中差距可谓大。
二,不一定要研究苏轼,农村的孩子可以研究放牛与天气的关系。
三,清华附小很勇敢,很“放得开”,毕业班还敢这么“玩”。
四,不甘心落后的学校和家长群起效仿,不过,“复制”起来还真不容易。
五,在分数面前,还能初心如一,坚持探究学习,难度系数并不小。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请关联其中两三条话语,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体现你的思考。
漳州
跨文化交流
在一节“跨文化交流”的校本课程选修课上,学生就“文化民族性与国际性”这一议题展开讨论;
同学甲:有别于以前日韩抄欧美,港台学日韩,内地模仿港台的旧模式,如今“中国风”音乐得到国际认可,张靓颖凭借《印象西湖》受邀参加格莱美音乐奖颁奖典礼就是例证……
同学乙:代表美国文化的星巴克咖啡在中国每开一家店,美国总部都会上门要求门店不彰显自己外观而是与本地的周围建筑有机融合……
上面的讨论引发你怎么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莆田
A卷:审视自己
有位心理学家说:一个人如果能有意识地培养自知力、成长力、学习力、选择力、自控力、沟通力,不仅能够拥有快乐的人生体验,也将为卓越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年轻人,请认真审视自己:是否具备了这六种能力?将如何更好地发展自己?请给你最信任的人写一封信,谈谈你的思考。
B卷:高三励志标语
临近高考,校园里四处可见励志标语,诸如“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要成功,先发疯,下定决心往前冲”……
近日,某中学一位老师在高考誓师大会上提出:教育是为了树人而不是养狼,加倍的奋发和努力,不是为了“多拿一分,干掉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