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开学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上学问题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2007年以来,在国家政策的引领下,福建省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学生资助政策,建立起覆盖学前教育至研究生教育的较为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财政性支出的学生资助项目达到21项。
2007年至2017年,福建省累计资助各类学生4127.44万人次,资助总金额189.64亿元。资助资金由2007年的8.06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23亿元,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16年开始,资助建档立卡等学生20多万人次,资助资金逾3.1亿元,为打赢扶贫攻坚战做出了贡献。
今年福建省资助工作主要有以下新举措
一、完善资助政策,助力脱贫攻坚
一是完善大学新生“绿色通道”制度,要求各高校在暑假期间广泛开展“家校关怀万里行”活动,将“绿色通道”延伸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门口,通过走访贫困学生家庭,体察实情,将新生的困难补助送到学生家中。目前,各高校已经派出743个家访小组,走访慰问了4226个贫困家庭,已经为262名新生送去了困难资助。
二是为了解除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后顾之忧,福建省建立了“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今年正式启动。
对毕业后因重大疾病或客观原因确实无法偿还贷款的学生进行救助。目前,已经审核受理了11位申请救助的学生,代偿金额达15.8万多元。
三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福建省建立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就业补助金”制度,从今年起,对建档立卡等应届毕业生给予一次性2000元的就业补助,截至目前,已有6563名毕业生获得了补助。上述制度的建立,使福建省的高校学生资助政策实现了从家门口“接一程”到校门口“送一程”的全程贯通,有效助力了扶贫攻坚工作。
二、完善工作机制,方便学生家长
今年,国家开发银行、福建省农村信用社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作为福建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经办银行,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进一步简化了办贷手续。
(一)实现足不出户,在线申贷
通过贷款资格认定的学生,在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通过自己的手机APP或电脑客户端,足不出户即可在线办理申贷手续。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和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先后启用手机APP、电脑客户端和微信小程序,在线受理学生贷款申请。国家开发银行实行了电子合同签署制度,使贷款签订更加便捷。
(二)以生为本,优质服务
今年福建省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流程由原来的“预申请→正式申请”改为“贷款资格认定→贷款合同签订”,有效提高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资格审核工作前置至高中或中职毕业前的上年9月至当年4月,不影响学生备战高考;
二是避免学生重复提交贫困证明。首贷学生已经享受高中助学金或已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无需再提交贫困证明,由所在高中或中职学校直接予以认定。
其他学生由学校根据学生所提供的户籍所在村(居)委会、乡镇(街道)民政部门中任意单位出具的证明结合学生日常在校学习生活及家访等考察情况等给予认定。
三、强化技术支撑,着力精准资助
一是搭建了建档立卡学生识别比对信息系统
我们将省扶贫办提供的全省建档立卡人口信息导入该系统,各地各校只要将每学期在校学生信息导入该平台进行比对,就可以获取本地本校的建档立卡学生信息,为实施精准资助提供了信息保证。
二是在兴业消费金融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福建省率先研发并全面启用了“福建助学”APP
将家庭经济困难状况的量化测评、银行大数据交叉验证及助学金评定等功能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的在线申请、评定及告知等服务,实现了精准资助和优质服务。
“福建助学APP”的启用,标志着福建省学生资助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精准化目标迈出了重要一步:
一是统一了认定标准、工作程序、规范和手段,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更加客观公正,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隐私,又保证了认定的精准便捷;
二是为政府、学校和社会资助资源在校际之间的科学配置,提供了数据支撑;
三是改进了服务,将资助服务向个人移动端延伸,让“学生少跑腿、信息多跑路”,极大方便了学生。
本专科生教育阶段具体有哪些资助政策?
2018年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