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为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教育部从2020年起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也称“强基计划”)。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强基计划”的报名工作前期已经完成,录取工作安排在本科提前批录取开始前完成(即其他所有院校开始录取前完成), 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后续高考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后续各批次高考志愿录取。由于“强基计划”录取结果要待8月初才能确定,所以入围“强基计划”学校考核的考生仍需填报其他批次院校志愿,增加被优质高校录取的机会。
5.如何筛选意向院校和专业?
答:本一、本二批次合并后,与往年相比,拓展了考生院校选择空间,考生可选择的院校范围更广、填报的志愿数量更多。考生可通过以下“两步骤”筛选意向院校和专业。第一步:通过成绩位次进行初步筛选。高考成绩位次是判断志愿填报准确性的标尺。在填报志愿时,不能简单用分数与往年做加减进行比较。考生要根据本人成绩在全省文史或理工类考生中的位次(排名)和近年高考考生成绩分布统计表,找出近年这个位次对应的分数,再查看相应年份该录取分数附近的院校与专业,从而初步筛选出意向院校与专业。批次合并后,考生应更多关注“位次”这一因素,找准自身定位,在本人成绩位次的合理区间范围内选择院校和专业,避免“高分低录”的遗憾,也要防止“低分高报”而失去投档机会。第二步:全面了解意向院校和专业。对初步筛选出来的院校进行全面了解,包括院校招生录取规定和办学情况等。具体内容详见各高校公布的2020年招生章程,可访问“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xxgk/)或各高校的官方网站查阅招生章程。要认真阅读院校录取规则,如专业安排办法、单科成绩、身体条件、外语语种等具体要求。对于不明确之处,可直接向高校招生办咨询。通过全面了解后研判是否作为最终填报的院校和专业。
6.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院校志愿之间的顺序和梯度?
答:平行志愿是平行且有顺序排列的志愿,考生填报志愿时要将志愿合理排序,同时志愿之间务必拉开一定梯度,避免因填报的院校层次相近,而造成整体滑档。一般情况,考生可按以下方法来合理安排院校志愿之间的梯度。首先,考生可以选择若干所最想上且有可能上的院校作为第一梯度院校。这个梯度的院校录取概率低,且填报的前提是考生对这些院校在闽招生的所有专业均可接受并愿意服从专业调剂。其次,重点选择若干所与本人成绩和位次相匹配的、录取把握较大的院校作为中间梯度院校。这个梯度的志愿是考生最有可能录取的院校,一定要周密思考,认真对待。最后,至少选择2-3所往年录取分数和位次较大幅度低于本人分数和位次、保险系数高的院校作为保底,尽可能避免“滑档”。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