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条融合中西方教育优势的独特学习路径。那么,中外合作办学的招生模式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中外合作办学有哪些类型?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模式都可以分为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两种模式。
计划内招生是指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的,学生需要参加高考,填报志愿,最后被院校进行录取。录取的学生被纳入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可注册国内高校的学籍。学生毕业后可获得中方或中外双方颁发的学位证书,证书受到教育部认证的。
计划外招生是学校采取自主招生方式招收的学生,不纳入高考统一招生计划,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和填报志愿,只需要参加学校自己举办的招生考试即可。先在中方学校修得相应学分,通过语言考试后再被合作学校录取,毕业后获得外方学校颁发的文凭。
综上所述,计划内招生和计划外招生最大的区别是是否参加高考和填报志愿,毕业后是否获得国内大学颁发的学历证书和毕业证。
最后,还想了解更多详情,可以点击咨询【在线老师】,这里会有专业的指导老师给大家答疑解惑哦。
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有哪些?
中外合作办学的培养模式可以分为四种,分别是“4+0”培养模式、“2+2”分段培养模式、“3+1”分段培养模式、混合培养模式。
4+0模式:学生大学四年都在国内完成学业,不需要出国,这是中外合作办学的最主要的办学形势。通常采用这种模式的院校会将外方原版教材和教授引进,保证国内学生不出国也能接触与国外相同的教育资源。
2+2模式:学生在国内院校完成第一和第二学年的学习,后两年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合作院校完成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3+1模式:学生需要在国内院校完成大一、大二和大三的学习,大四时可自主选择在国内或国外院校学习,所学专业不变。
混合培养模式:进入大学后还会进行二次选拔,在选拔通过后再进行2+2、3+1的分段培养。如果没有通过选拔,则按照4+0的模式。
官方企业微信
官方微信公众号
志愿填报小程序